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机制

八、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机制

新型高校图书馆文化体系的基本模式就是要确立多维文化观和综合发展机制。现代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全方位开放式、高效率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价值系统和物质信息技术、行为方式、制度体系和意识形态有机构成的高校图书馆文化系统,以现代高校图书馆价值观念的塑造和培育为核心,以由表及里的现代高校图书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内容结构,彼此之间有机结合,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形成一个古今融合、中外互补和以改革求发展的具有创新功能的充满活力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机制。

要保证这种高校图书馆文化机制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地优化和完善这种机制。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机制,可以按以下步骤来进行:

(一)领导机制的创新

研究证明,许多因素都影响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构建、传播和变革,如社会文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市场竞争、员工个性、员工价值观、领导等,其中领导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高校图书馆文化是高校图书馆领导所倡导的,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及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所形成的结果。当一种高校图书馆文化形成时,它反映了高校图书馆成员的动机和想象,随后建立起来的有关制度和工作程序,提供了这个高校图书馆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但是,这种文化是以开始的条件为基础的,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原有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就可能会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领导者就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和完善,但由于价值观念的更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要尽量避免完全重建,最好是逐步发展和完善。总之领导者要积极推动变革,因此要建设和形成有利于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的领导,有利于落实第一责任人和其他领导各负其责的责任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各部门、各高校图书馆成员积极性的领导机制。

(二)制度机制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文化制度化,在现实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指高校图书馆文化必须要充分体现在高校图书馆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中,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文化运行要有指导作用。因此,要使高校图书馆文化能够真正形成,就必须要把高校图书馆文化制度化,使人的价值理念充分体现在高校图书馆的现实运行过程中,形成一种制度,使高校图书馆文化浸透于高校图书馆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之中。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指高校图书馆文化作为高校图书馆倡导的价值理念,必须通过制度的方式来统帅员工的思想,任何一个员工都必须在思想上接受高校图书馆文化,效忠本馆的高校图书馆文化,积极建设本馆高校图书馆文化。因此,要以创新文化作为制度文化的重要思想保障,把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建设和形成有利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制度,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从软指标上升到硬任务,有利于实现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可操作性,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文化纳入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制度机制,让制度得到员工的心理认同,从而上升为文化。

(三)评价机制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进行得有没有成效,得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因为高校图书馆文化更多的是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行为,评价的标准不太好确定,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评价机制,高校图书馆文化可能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要建设和形成有利于克服形式主义,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估高校图书馆文化总体成效和考核高校图书馆文化工作者业绩的评价机制,这种机制的指标体系应当是可扩展的,能与时俱进,以免不利于高校图书馆文化创新。

(四)保障机制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文化提倡柔性管理的原则,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依据人们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运用柔性管理的原理对管理对象施加软控制。更多的是运用说服教育、感情投入、关心体贴、形象影响、传统舆论、激励、心理沟通等方式对人进行管理。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机制,要建设和形成一个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文化从组织机构上得到保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得到保证,从管理制度上得到保证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