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hai][iː][aː][ao][u][ai][ou][n][ng]
[u][ai][ou][n][ng]
由于播音与主持工作是通过专业要求很高的话筒完成的,所以,高质量的话筒对声音质量的要求就很独特。毕竟,广播电视节目播音员与主持人不是塑造艺术形象的话剧演员、电影电视剧演员。后者需要根据角色的人物特点、靠独特的声音来支撑,即或委婉,或粗犷;或甜美,或沙哑。不可否认的是,为了更确切地体现所塑造人物的性格,演员们的自然声音还会被先进的声音设备所“塑造”而称为“人物的声音”。而前者的声音,需要的只是入话筒的力度与受众感觉听着容易且明白的清晰效果。
但就是这样的“力度”和“清晰”两个基本要求点的达成,还是需要专业化的训练为前提,再加上受训者个人的主动与努力为保证,方有可能获得符合标准的结果。
笔者结合母语为英语的西方学者的研究总结,以及自身在从业一线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并参考与西方母语为英语及为非英语的同行的交流所获,更有在中国传媒大学培养“英播”学生获得的训练结果,认为有这样10个音素可以帮助我们母语为汉语的中国籍及亚洲大多非字母语言使用者,达到英语播音所要求的“声音位置”标准。这10个音素为:
[hei]、[hai]、[iː]、[aː]、[ao]、[u]、[ai]、[ou]、[n]、[ng]。
在以下内容里,笔者将分别对这10个音素所需要的使用标准,通过首先加强气息使用度、运作气息之法、发声发音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逐一地介绍。
一、音素-1:[hei]
这个音素的发声发音效果,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还是感到熟悉且容易掌握的。如果从我们汉语中寻找到一个参照音的话,那就是汉字“嘿”。但是,由于我们汉语在发这个字的声时,所需用的气不像英语播音要求的“打”声音位置用的气息强度大,这样,如果在使用这一音素来训练英语播音要求的声音位置时,还是用我们已经习惯的气息力度的话,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如何正确地使用音素-1来训练英语播音要求的声音位置呢?
首先,加强气息使用度。
音素-1“[hei]”在被运用到“打”英语播音要求的声音位置时,关键点就在于使用从丹田处提取的气息之点,冲击要求的口腔位置。在此处的行文中,笔者用了“打”这个字。这就表明了这一气息使用度具有的强度了。所以,在运用音素-1“[hei]”时,气息使用度是“超高强度”。
其次,运作气息之法。
当运用音素-1“[hei]”来“打”英语播音需要的声音位置时,我们必须秉持英语播音需要的“腹胸联合呼吸法”原理进行。这样,第一步是闭嘴后用鼻子吸气,将气息迅速沉到丹田以下的一寸之处。然后,立刻将这一口气提取,使气息点冲到我们的口腔上颚的正中间处。
最后,发声发音效果。
当运用音素-1“[hei]”时,我们的发声发音效果虽然是可以用汉字“嘿”作参照音,但是,我们的喉咙是通过气息冲开的。同时,要将我们的舌头根部保持向后下方压的状态。这时,我们要把声音送到眼前尽量远的地方。如果用笔者启发受训“英播”学生时的方法的话,就是想象你发现在距离你大约10米远处,有一个陌生人在翻你居住地禁止攀爬的院墙,你试图阻止他,就冲着他大声喊出:“嘿!”按照这样的发声发音方式,连续喊出三次,一口气一次。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