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事件评析节目主播播述特点

二、英语新闻事件评析节目主播播述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Anchor's Broadcast Narrating for Broadcast Social Issues Commentating English

由于新闻事件评析节目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的,所以,就会形成完全源自生活而又聚焦某些特别“点”的结果。而这些结果被媒体呈现后,又是经过符合媒体传播特点的制作后与受众见面的,进而,就有了传播一定社会理论的诠释而建构的特质。毕竟,发生在社会现实里的任何事件,在经过媒体的传播过程中,都是需要一定的“社会共识”来达到解释的。

2011级“英播”在EBTV制作“软新闻”节目体现主播间的“播述”互动(2014年)

正是因为这一独特的呈现方式,驾驭这类近乎专题节目的主播,就需要定位自己对于节目内容的播音风格和特点了。总体来说,这类节目的主播播音心理情绪定位,应以对“社会理论”的基本概念定义为出发点:

Social Theory offers an extensive selection of documents that explore the complexities and interpret the nature of social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Particular care has been taken to index this material so that it can besearched more thoroughly than ever before.[http://text.teachingmatters.org/socialissues(2010)].

基于对这一定义的理解和认识,节目主播的播音特点可以形成以下几点:

第一,播讲(Broadcast Talking)。

新闻事件评析节目虽然还是属于新闻类节目,但是,这类节目的主播面对的新闻内容已经不是条目式的事实滚动型的了,而是具有挖掘新闻事实背后“原因”的深度剖析的特点了。既然是为达成具有“深度剖析”的效果,对于驾驭节目的主播来说,前提就是把节目需要的有关“事件背景”的所有“事实”交代清楚。这样,就需要节目主播在播讲时形成这样的特点:

1)以讲解的语气列出“事实”。这种播音时所需要保持的语感是“Storytelling”,而非如对“硬新闻”事实的播读。如此的状态,就需要此类节目的主播先把声调放到如同与坐在自己对面半米之内的朋友讲述的高度。这时的声音状态通过话筒的传送,就会给受众一个“讲解”而非“有距离”的“就事说事”的“硬新闻”播读效果了。

2)以谈论的语速进行“聊天儿”。这种播音所处的气场,已经不是如“硬新闻”播音员所处的“一对众”的单向信息传送,而是播音间或演播室里的“众”对看不见的“受众”的“众对众”的多向信息传递。所以,基于如此的传播特点,此类节目的主播对语速的掌控,就是将其所面对的受邀嘉宾的说话“兴头”提起来、保持住,甚或是随着节目话题讨论的深入而逐渐加大“出彩儿”的频率,同时,还要顾及场外“看不见”的受众的反应。这种顾及,就需要节目主播充分运用自己的声音来传递出这份“关照”、“邀约”和“参与”的态度来。

因此,这类节目的主播,就需要通过接近于“讲述+谈论”的方式,来向受众呈现内容。

第二,播议(Broadcast Commentating)。

新闻事件评析节目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通过话语方式形成的独特“氛围”,也就是“气场”。如果是充满“搞笑”特色的“娱乐”节目的氛围的话,对于主播的播音特点而言,就是完全与节目主播的个人性情紧密相关了。而对于新闻事件评析节目的氛围而言,却是一个完全依靠主播摒弃个人性情后的结果,这种“摒弃”,并不是要求主播的播音方式没有个人的性格,而是主播性格中的成分要突出新闻事件评析节目的“讲述+谈论”后的“评议”特色。如此突出“议论”特色的播音风格,需要具有以下的把握特点:

2013级“英播”完型的“软新闻”深度报道主播与出镜记者“播述”(2016年)

1)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受邀嘉宾展开评议。新闻事件评析节目中形成的“评议”气场,是通过主播的播音风格形成的。虽然主播手中的播音稿件是经过主编或是几位编辑的修改加工后的播出稿,其中已经将具有“评议”色彩的文字圈定,但如果主播没有使用“评议”的播音特点来串联的话,受众就接收不到存在于“评议”和“谈论”之间的区别,也就形不成应有的传播效果了。这时主播的提问语气是“询问”式的而非“质疑”式的。秉持如此的语气,是主播清晰自己在“评议”氛围里的角色定位,即现场的“组织者”而非节目所聚焦事件的“审判者”。尤其是我们的主播在使用非母语时,这种“询问“语气的形成还是通过使用“Would you please tell us about your opinion...”或“Could you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this point...”为最佳也最保险的句式。

2)以“提炼”的语言组织进行问题或话题中心的“转接”。由于新闻事件评析类节目的特点是“谈话节目-Talk Show”的分支,所以,不论是以广播还是用电视方式制作的这类节目,都是以能够为受众全方位提供节目所聚焦事件的信息的“夹叙夹议”的语言流程完成的。而主播的语言组织是使得节目既保证谈话“语言流”不断,还要不断推出新的“议论点”。这就需要主播非常适时地进行“插话”。还是考虑到我们的主播是使用非母语英语来维持节目进行中的“气场”,为了保证适时所插转场的话既符合节目内容,又符合英语的使用习惯和礼仪,还是建议主播运用“By the way,...”或是“Your point reminds me of...,how about it to you now?”进而不仅从语言上达到彬彬有礼的“插话”形成自然的“转场”,同时还可以完成符合节目主编设计的节目韵律及保证有效的事件要点全部进入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