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人物专题节目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Broadcast Personality Features in English
Literary texts contain characters,settings,and even a loosely defined plot structure which re-enacts itself each time in the talk rituals that take place in front of the mirophones or cameras.[http://text.teachingmatters.org/socialissues(2010)]
在日常生活当中,当某一个陌生人出现在我们面前与我们打交道时,我们的心理首先引导出的信息是:他/她是谁?他/她来自哪里?他/她所生活的地方的风俗习惯是什么?他/她的教育背景如何?他/她的工作经历如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当我们得到这些问题的确切答案后,就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感觉:对其了解了一些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了解了”或是“可以进行深度如友般交往了”的信心。
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尽管我们对某人所具有的外在“硬件条件”了解了,但并不意味我们对某人具有的内在“软件条件”也认识了。而这些“软件条件”,就是直接关系到“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个人的性情了,即各个个体所禀赋的对“喜怒哀乐是非人我”的尺度了。
有关个体禀赋的“喜怒哀乐是非人我”的尺度,完全源自个体所处的生长环境与自身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相互交融后的结果。而这一结果的形成过程,恰恰是处在不同文化境界里的受众所感兴趣的,尤其是在今天多元文化大交会的过程中,显得尤为迫切。毕竟,在这一大交会的过程里,表面看是通过国家与国家间、公司与公司间、学校与学校间、团体与团体间和个人与个人间的交往而达成的,但事实上,每一次“交往”,都是“文化”间、“价值观”间及“社会体制”间的“碰撞”与“互动”。这种“碰撞”与“互动”的频率越高,人们产生相互间深度理解的愿望越大,这也就形成了英语新闻人物专题节目在以广播电视为传播方式里成为不可替代的类别之一了。

2013级“英播”完形的“软新闻”深度报道主播与出镜记者“播议”(2016年)
鉴于个体所禀赋的“喜怒哀乐是非人我”是与其所处的生长环境紧密相连的,所以,英语新闻人物专题节目就形成了以下的特点:第一,简介新闻人物所处新闻背景;第二,描述新闻人物所立文化平台;第三,分析新闻人物所依社会体制;第四,阐释新闻人物所融价值体系;第五,提炼形成新闻人物之来龙去脉。
基于英语新闻人物专题节目具有的以上内容编排格局和具体展开脉络的特点,驾驭此类节目的主播所需建立的播音风格定位,就需要以此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