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群”凸显与“意思”明了
对于“绕口令”的训练,我们大部人认为是一个放松而又充满笑料的过程。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笑而过”的心态。这样,也就对本应刻意关注的含义,反而是忽略了。以为只要能够用一口气把大致的发音完成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完全不能对“绕口令”的训练出发点有任何的达成,而且还会使我们的口齿伶俐度、清晰度遭到破坏。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对句子里存在的“意群”的忽略,还会使我们不知不觉地形成一些“坏”的发音、发声与气息的配合习惯。
笔者在此以训练“英播”专业的学生们使用的绕口令为例,来为读者提供一个参照:
绕口令-3 English Tongue Twister-3
A bitter biting bittern bit a better brother
bittern,and the bitter better bittern bit
the bitter biter back.And the bitter bittern,
bitten,by the better bitten bittern,said:
“I'm a bitter biter bit,alack!”
对于处理以训练为目的的绕口令-3的掌控,经过“英播”学习的一位受训者有这样的总结:
我个人感觉第三条绕口令是所有绕口令中比较难的一段了,读了两天愣是不熟练,很多时候自己就绕蒙了。开始拿过来一读,就发现有很多自己模棱两可的单词,意思和发音混在一起就不清楚了,看来还是平时功夫不到。上课有人问过老师说,如果不读出意思行不行,记得老师当时回答就是不读出意思根本读不顺。我试了一下,还真的是这样,一定要清楚意思才知道断句,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气息,说来说去不只是在锻炼嘴皮子,还真是需要有气息做支撑。
先从发音说起,bitten和bittern给这个绕口令增加了难度。Bitten和bittern的最大区别就是e和n中间加了一个r,就让着细微的发音区别难倒了我。bitten是['bɪtn],而bittern是['bitən],单独拿出来让我读还可以,但是放在绕口令里面还要求用一定的速度实在是不容易。特别对于偏“英音”的我来说差别就在ə或者没有ə,更不容易掌握。还有另一个发音方面的障碍就是[i]和[ai],说白了就是开口程度大小的问题。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第一个绕口令里,[e][A]在better、batter里也是不好分辨,这种涉及开口大小的绕口令读起来可能没有别的办法,就只有硬着头皮不停地读就能强记在脑子里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节奏,每个绕口令都有自己适合的节奏,在熟悉了内容以后要按照一定节奏来读才能顺畅,这个绕口令的节奏稍有点难掌握,我开始按自己的节奏来读,一口气读不完,后来换了一个,加之内容熟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总之,这学期的新闻和绕口令比起上学期就是要求更多、更专业了,以前只是一味地要求模仿,语音语调模仿对了就可以,但现在更强调读出意思,这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不仅语音要过硬而且意思还得读出来。虽说不容易但是我会继续坚持的,“大一”的语音书我坚持练了一年多,相信这些新闻绕口令我也会一直念下去。
对于“绕口令”的认识,我们大部人持有的还是“有趣儿”、“逗乐儿”以及“好玩儿”而已,这种认识对于语言非职业化应用的人们来说,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对于将语言的使用基于职业化标准的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就是不能接受的态度和心理了。尤其对于从事职业广播电视播音和主持职业的人们而言,“绕口令”的训练是一生的项目。相对而言,使用非母语英语为职业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语言的从业人员,对于训练“英语绕口令”的意义之重大,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如果没有如此的认识来接受对“英语绕口令”的训练的话,就会形成“自欺欺人”的结果,更会使得本身已经形成的语言能力受到损坏,甚至是颠覆性的破坏结局。例如,在训练这同一条绕口令的过程中,一位经过“英播”学习的受训者就总结出了以下的体会:
绕口令3 English Tongue Twister-3
A bitter biting bittern bit a better brother bittern,
and the bitter better bittern bit the bitter biter back.
And the bitter bittern,bitten by the better bitten bittern,said:
“I'm a bitter biter bit,alack!”
这其实是一段很有趣的绕口令,但是很多同学在没有读懂意思、没分清楚主谓宾的情况下就开始照本宣科,机械式地从嘴中蹦出一个又一个单词,导致了整句整段都是一个调子,让整句话的意思破碎不堪。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意思表达不清的绕口令即使再流利,也是欠妥的。
毫无疑问,这条绕口令与我们第一个拿到的betty botter相比要难得多。刚抄完老师的PPT,第一件事就是查单词,实在不明白这个bittern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给人一种一点也不贴切生活的感觉,肯定不好读。一查才知道,原来这个叫bittern的玩意儿是种鸟,叫鸬鹚,听都没听过,能好读吗?唉……硬着头皮念吧。
第一遍读下来,磕磕巴巴的,除了个别的一些单词,剩余的单词全部都是以b开头的,读着读着自己就被绕进去了。到底怎么才能读顺呢?记得老师说过,绕口令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整个段落的意思。根据我对绕口令的一些经验,我认为,一旦弄明白了绕口令整篇的意思,就会掌握好每句应该停顿的位置;一旦知道在哪里有所停顿,剩下的问题就是发音的纠正了。
通过我的理解后,我把这则绕口令划分成了如下这样:
A bitter biting bittern/bit a better brother bittern,
and the bitter better bittern/bit the bitter biter back.
And the bitter bittern,/bitten by the better bitten bittern,said:
“I'm a bitter biter bit,/alack!”
划分之后我读了十遍,发现果然比先前读顺了一些。那么下面就来看看我的发音问题了。继续读了五遍,我找到了对我来说,三个最主要的难点。
第一,这个bitten和bittern实在是很容易混淆。特别是这两个单词在第三句话后半句的时候还连在一起,更加大了这个绕口令的难度。Bitten和bittern的最大区别就是e和n中间加了一个小r,别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字母,让整个这两个单词发音完全不同,bitten是['bitn],而bittern是['bitən]。
第二,同样还是第三句话,困扰我还有它的开头部分:the bitter bittern。bitter与bittern仅仅就差末尾的一个字母n,发音却是截然不同。二者的音标分别是['bitə]和['bitən],一个小[n],造成的结果就是读快了的时候,完全听不出区别。
第三,我遇到的问题,就是第二句的后半句:bitter biter back,biter和back放在一起更是蹩脚,字典上一查,原来biter的发音是[ai],而back的发音是[æ],本身就很难分得出区别的两个音标,加上放在都是以b开头的单词里更是别扭。
统观全文,第三句是最难的一句,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花最多的时间来攻破这个难关。反复地区分发音,反复地练习,果然,在读了将近20遍以后,又比之前通顺多了。然而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一遍中越是到后面,自己的口水越多,然后整个绕口令就读得混混沌沌了,虽然读顺了,但是越到绕口令的后面,越是口齿不清晰。这该怎么办?我试了在最开始读的时候,使劲吸一口气,但是这种方法完全不见效。接着我又试了在读之前咽一口唾沫,尽量把嘴里的口水保留得越少越好,果然,好了很多,但是还是读到后面还是有点口齿不清的感觉。最后,我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了第二种办法后,清清楚楚发每一个单词对应的音,而不是有的一笔带过、模模糊糊地读,这样,到后面时就不会有很混的感觉了。
这样,我总算把这篇绕口令的所有难关都攻破了,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天天练习,并且正确地按照这一方法训练。
显然,对于一段“英语绕口令”的训练掌控,不仅仅是在于牢牢记住对句中“意群”的突出以及对相应介词的夸张体现,同时,还需要对决定我们发音与发声质量的口腔肌肉进行有意识地调控并加以协调,这样,才能达成训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