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型训练的意识建立
不论我们如何掌握了对唇肌、舌肌、口腔肌肉的运作,如果口型达不到一定的状态,还是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发音与发声效果,进而对刻意安排的密集化的拗口音节的呈现出现难以完成的局面。这就触及了对口型训练的重要议题了。实际上,我们对口型所具有的特有意义是完全具有认识的。但是,如何对其通过掌握“绕口令”的过程来进行训练,就是一个新的问题了。
事实上,在我们的汉语里有些汉字的发音发声也是可以被借鉴到对“英语绕口令”的训练当中来的。当然,这种借鉴也是有风险的。毕竟如果只是以我们母语中的相近相似的发音来处理对英语中音节的发音发声,就会出现两种语言的相混淆的效果。但是,如果在训练“英语绕口令”中的音节和发声时,这种借鉴的效果还是比在日常会话中的效果要明显得多。就这方面的训练体会,就读于“英播”的一位受训者在训练第五段绕口令后的总结颇具引导作用:
绕口令5 English Tongue Twister-5
A flea and a fly were trapped in a flue,
and they tried to flee for their life.
The flea said to the fly“Let's flee!”
and the fly said to the flea“Let's fly!”
Finally both the flea and fly managed
to flee through a flaw in the flue.
这一篇“绕口令”主要考查的是几个元音的发音。通过flea,fly,flue和flow这几个单词考察了[iː[]ai[]uː]和[ou]这四个长元音和双元音的区别。[iː]这个长元音发音的时候应该注意发音位置在口腔的前段,开口程度较小,同时嘴向两边咧开,提起笑肌,发音跟汉语中的“一”类似,但是不如“一”的发音那么扁。而[ai]这个双元音的发音位置靠后,嘴要张大,口腔尤其是后面要打开,发音和汉字中的“爱”有类似的地方,但是比“爱”要更加的饱满圆润,而[ai]的发音则是从[aː]向[iː]过渡到一个中间发音。但很多同学发这个音的时候会出现错误:在读英语时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嘴巴比较懒,嘴型张开不到位,导致像这样的音经常会发得不到位。而[uː]的发音位置则靠前,嘴唇搓圆,开口较小,让气流均匀通过,发音类似汉字中的“乌”。而[ou]的发音位置则是在口腔的中间。发音像是汉字的“欧”但又与“欧“的发音有所不同。[ou]的发音是类似从汉字“额”过渡到“乌”,因此,有一个嘴由外向内的变化过程。把这四个元音搞清楚,有助于读好flea,fly,flue和flow这四个单词,从而读好这篇“绕口令”。
其实,这是一篇很有趣味的绕口令,读“绕口令”也不应该仅仅是读得快,更重要的是读懂“绕口令”的意思,根据“绕口令”的意思保持语流加快绕口令的语速。这篇“绕口令”讲的是一只跳蚤(flea)和一只苍蝇(fly)在烟道(flue)中被困住了,它们想逃(flee)出去重获新生。跳蚤跟苍蝇说:“咱们逃出去。”苍蝇跟跳蚤说:“咱们飞出去。”最后苍蝇和跳蚤都通过烟道的一道烟中逃出来了。因此这则“绕口令”应该注意叙述的口气和苍蝇与跳蚤的对话时的语气。正确的断句有助于读好这篇“绕口令”。
当读熟之后则开始加快语速的训练。在这篇“绕口令”中,语速提高很容易让我们忽略[ai]和[ou]的正确发音,因此快速地读此篇“绕口令”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加重fly和flow的发音,从而使整篇“绕口令”听起来更为流畅。
以上就是我对这篇“绕口令”的理解,也是我在大量的练习后得出的体会。这些“绕口令”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不断地读。只有读熟才能养成语感,以后遇到的新闻里有相似的拗口的发音时和“绕口令”的时候,才能从容地面对。
总之,通过本章对英语播音之口齿及语感训练使用的绕口令的使用方法及所涉及的各个重要因素,诸如唇肌、口腔肌与口型等,是我们系统化地对训练“绕口令”的意义及效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引导我们掌握了在进行“绕口令”的训练时,必须把掌控和影响我们的发声发音效果的各音素联系起来,进而达到职业化要求的声音状态。在此基础上,才会使得我们在对新闻内容的展示时,形成最基本的声音与气息相辅相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