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群凸显”与“音素”特点的划分

一、“意群凸显”与“音素”特点的划分

面对一个接一个地被刻意安排在“绕口令”中每一句里面的拗口发音单词,努力把音节发准只是最基本的一步。而最关键的还是要对组成拗口的句子的那些“音素”划分清楚,这样就可以做到意识清楚地对所划分出来的“音素”进行关注化地集中注意力地训练。

对于英语语言中的音素,我们主要是将它们划分为“元音”和“辅音”。事实上,尽管这些音素的发音与发声各有特色与要求,但是,如果在一个句子里将它们有意识地划分出来,并刻意地对发音、发声进行反复地训练,就会很有效地掌握好一个句子的语感了。

就这方面的认识,就读于“英播”的一位学生在训练过程积累的体会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绕口令-5 English Tongue Twister-5

A flea and a fly were trapped in a flue,

and they tried to flee for their life.

The flea said to the fly“Let's flee!”

and the fly said to the flea“Let's fly!”

Finally both the flea and fly managed

to flee through a flaw in the flue.

第五篇“绕口令”和之前林老师给的几篇有很大的不同。之前训练的都是以辅音[b]为主辨析[e]、[æ]、[iː]、[i]、[ʌ]、[ai]等元音。而这篇却是以辅音[f]为主,加上[iː]、[ai]、[uː]、[ɔː]几个元音。

整篇“绕口令”不长,一共有四句话。大意是说一只跳蚤和一只苍蝇被烟囱困住了,它们想要逃走来保全生命。那只跳蚤对苍蝇说:“让我们逃走吧!”那只苍蝇对跳蚤说:“让我们飞走吧!”最后跳蚤和苍蝇都成功地从烟囱的一个裂缝中逃走了。

在读这条“绕口令”的时候,还要注意根据意群来读,即使读得很快也要让人能够理解篇章的意思。在训练过程中,我根据句子成分调整了速度。例如在读第一句的时候,我把“a flea and a fly”读在一起,并强调“flea”和“fly”。“were trapped”和“in a flue”分别重读“trapped”和“flue”。

这条“绕口令”中需要注意的是“flea”“fly”“flue”“flee”“law”等几个有[f]音的单词。在读“绕口令”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因为求速度而省音或者把[f]读错成了[v]。而作为一个长沙人,因为长沙话中几乎所有的[f]和[h]的音都是混淆的,例如“湖南”就常常错读成“福兰”,所以我要特别注意[f]的读音,要记得咬嘴唇,不能因为一味求速度就忘记了。

此外,我在读这条“绕口令”的过程中经常把[ðə]这个音读成[de],这是我在平常也经常犯的错误,虽然在“大一”时《英语语音》课的老师指出了这个问题以后我尽力改正这个错误,但像读“绕口令”这种对速度有一定要求的文章的时候,我有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把[ðə]这个音读成[de]。这是另一个我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时,我需要加强对所训练的“绕口令”的熟悉度,只有多练习才能读得好。一开始我读这条“绕口令”的时候,我把重音和短暂停顿全部画了出来,一遍遍地慢慢练习。等到我能把“绕口令”读通顺没有错误了,我再慢慢提升速度,并且训练自己一口气把整篇“绕口令”读下来。最后,再尝试三口气读三遍,并且努力练习到不费劲。

以上所介绍的由“英播”受训者对几段英语“绕口令”训练后所获的体会,能够较为全面地说明我们中国人在努力达成广播电视话筒接受的口齿清晰度的难度,更可显示出有志于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们一生需要面对的对自身的艰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