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次:英语播音开喉归音之“数字归音”——from One to Ten

二、第二层次:英语播音开喉归音之“数字归音”——from One to Ten

在经过了英语播音要求的“开喉归音”的第一层次,即“字母归音”的训练后,与之相衔接的层次,就是“数字归音”的训练了。虽然对于大部分学英语的人来说,从数字“一”念到“十”,简直是太熟悉了,到了“小儿科”的、令很多人“不屑”的程度。但是,如果按照英语播音的“开喉归音”发声发音标准来“较真儿”的话,就会“恍然大悟”般地对已经“太熟悉”的“陌生”效果感到“羞愧”了。

事实上,这再一次强调了英语播音与英语会话间,在英语语言使用要求上的不同。为了系统化地解释和呈现这一重要性,笔者将对“一”至“十”每一单词,在英语播音“开喉归音”上形成的标准发声发音效果进行解释。

(一)关于One

在英文中的数字里,“One”的发音[wʌn],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有些难度的。尤其对于一些南方人而言,就会因为这一发声发音效果里包含了由辅音[n]构成的音而出现偏差,形成带有鼻辅音[ŋ]的发声发音效果。

其实,在One的发声发音构成音标里,我们可以注意到,是由[wʌn](Hornby,2002,第1024页)构成的。这样,在我们对英语播音要求的“开喉归音”的标准训练时,就需要注意将由[ʌn]构成的“合成音”发准。对于有些人来说,会发成[ʌŋ]的“合成音”,而当被告知是需要纠正时,还是摸不着头脑。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所使用的纠正方法,就是把单词“One”和“Monkey的音标[wʌn]及[mʌŋki](Gillard,2001,第417页)放在一起,进行结构和发声发音效果的直接比较。效果立刻使被纠正者明了,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但我们在训练英语播音要求的“开喉归音”时,单纯地掌握了单词的标准发音,还是远远不够的。充其量只是达到了英语专业的要求,而不能符合“英播”的标准。进行“数字归音”时,在正确运用“英播”需要的“腹胸联合吸气法”的原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一口非常充沛的丹田气,将属于半开颌音的“One”的口腔打开,并使喉部向后用力、两边嘴角向后咧开、气息点最终冲进鼻腔,进而,完成数字“One”的开喉发声发音效果训练。

(二)关于Two

英语数字“Two”[tuː],虽然在音标构成上并没有令我们中国人感到复杂的成分,但是,对于能够准确无误地发出英语播音对其要求的发声发音效果来,还是要依靠一些努力来支撑的。这是因为“Two”的发声发音,是由音标中的辅音[t]和元音[uː]构成的“合成音”[tuː]。

对于辅音[t]的发声发音要求,我们在掌握时,还是较容易的。但是,对于元音[uː]的掌控,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元音[uː]的发音,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很接近汉字“乌”的发音。这样,我们就会很理所当然地将[t]和[uː]的合成音,发成汉字“兔”的音。

而事实上,元音[uː]的发音,是由些许“yu”的音的。所以,单词“Two”的发音,应该是由向前使劲的双唇,与翘起的舌尖控制气息点后,形成的特殊效果。而汉字“兔”的发音效果,就没有明显的舌尖控制效果。

当我们训练单词“Two”的“数字归音”时,首先需要将气息提到胸部与喉部间,也就是一个很靠上的位置,同时将下巴向后收,双唇向前使劲,状态接近吹生日蜡烛时的感觉,舌尖触击到上牙床。这时的“Two”发声发音,就是一个由充沛气息推出的“气声”。

(三)关于Three

对于英文的数字“Three”[θriː]的“数字归音”的训练,是有些挑战要面对的。当我们分析这一单词的音标构成时,就会看到在我们的发音系统中没有的因素。“Three”的音标是这样的——[θriː](Gillard,2001,第665页),显然,是一个“合成音”。但是,问题和挑战就是由辅音[θ]带来的。

辅音[θ]的发音,要求我们的舌尖处于上下牙齿之间,通过气息流的力量,将这一发音效果发出。而这一效果,对我们中国人的发音习惯,是一个颇具挑战的音。而当我们用“腹胸联合吸气法”将气息运到口腔后,将气息点顶到处于上下牙间的舌尖上。同时,嘴角往两边使劲儿,下巴往后收并发出[riː]的“声”和“音”来。这时,要特别顾及的是,用气息突出[iː]的全音并维持至整个单词“Three”的“声”和“音”的尾音效果。

(四)关于Four

对于英文中的数字“Four”[foː]的“数字归音”的训练,我们中国人还是很容易掌握的,因为其发生发音,可以直接在我们的汉字发音中,找到完全对应的参照音,也就是汉字“否”的第四声。只是我们在训练英语播音要求的“开喉归音”时,要注意由元音[ɔː]形成的气息与口型间的关系,毕竟,我们在日常的会话时,气息和口腔间的状态,没有达到“开喉归音”时的夸张。

构成数字four的辅音[f]和元音[ɔː]的发声发音,要求我们的口腔和舌头的配合方式,很是讲究。辅音[f],就要求我们突破已习惯的汉语处理方式,而是需要我们的上牙齿刮下嘴唇里边。同时,气息流直接推到上牙齿和舌头构成的空间。这时,要求我们的口腔立刻变形为圆形,双颊往里收,把口腔里的气息推出,声带在喉部的向下用力后,也保持圆形,发出由辅音[f]和元音[ɔː]构成的“合成音”[fɔː]-four。

(五)关于Five

对于英文中的数字“five”[faiv],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似乎很简单,因为每个音节都可在汉语拼音中找到可借鉴的参照音。但是,要在“开喉归音”的训练过程中,完全掌握其发声发音标准,还是有些难度的。

首先,我们来看单词five的音标结构[faiv](Gillard,2001,第253页)。显而易见,单词five的发声发音效果,是由三个因素构成的,即辅音[f],元音[ai]和辅音[v]。其中,两个辅音的发声发音方式要求,都似乎是我们汉语中有的,但又不完全一致。细抠起来,还是有极大差异的。元音[ai]的发声发音要求,也是我们中国人不容易发到位的音素。而在训练“开喉归音”要求的相当夸张的肌肉控制,就更是显出这一挑战的特点了。

其次,了解了这一结构后,就可以注意探讨在“开喉归音”训练时,我们要注意到的关键点了。第一是辅音[f]。当我们训练“开喉归音”时,由于要求我们的口腔和喉部肌肉的运作掌控度,远远超出日常会话时的状态,这样,就要求在发辅音[f]的“声”和“音”时,将口型在上下唇的控制下,达到上牙齿紧刮下嘴唇里侧,以使来自丹田的气息被保持在口腔里,但是辅音[f],是一个不爆破的音。第二是元音[ai]。关于对元音[ai]的发声发音的掌控,笔者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但是,当我们训练“开喉归音”时,就有了新的要求了。同样是因为“开喉归音”的夸张,使得我们在训练时,要将口腔张开到120度的开颌状态,主要是依赖于下巴的向下用力打开。为了使“声”和“音”保持厚与圆的质量,还要将舌根儿向下压,并保持一定时间长度,直至气息用尽。第三是辅音[v]。这个辅音的发声发音效果,最容易令我们将汉字“乌”的发声发音效果,与之相提并论。但是,辅音[v]的“声”和“音”的效果,要求我们的上嘴唇紧刮下嘴唇的里侧,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效果。相形之下,我们汉字“乌”,就没有这个要求。所以,注意到了这一关键点,就会基本掌握其发声发音的要求了。

最后,将三种音素拼合。在进行对数字“five”的“开喉归音”训练时,需要关注三个音素的发声发音要领。要以比日常会话说“five”时,放慢五到六倍的速度,来进行对各因素的掌控。这不仅需要气息的训练基础,还要求将口腔肌肉的各个相应部位进行和谐的转化,从而完成对这一单词的“开喉归音”的训练。

(六)关于Six

对于英文中的数字“six”[siks],我们在训练“开喉归音”时,是需要掌握好其要求的气息、口腔和口型的配合协调关系。

首先,“six”需要的气息状况。因为这一单词的发声发音效果,是属于闭颌与半闭颌音构成的,所以,对我们的气息运作,就有了一定的特殊要求。虽然气息仍然是按照英语播音需要的“腹胸联合呼吸法”运作的,但是,其使用度还是属于中强度的。毕竟,口腔因闭颌音而阻碍了气息流的强度,但是,为了保证声音的产生,还是要求气息有一定的强度来支撑。

其次,“six”需要的口腔状况。尽管是闭颌与半闭颌音的特点,但是,“six”仍然要求口腔呈半开颌状态。这样,是为了使辅音[k]的“声”和“音”,能够在足够的空间里,由一定足够的气息量,形成不爆破的“气声”[k]。

最后,在将三个辅音[s]、[k]和[s]的声和音的要领掌握后,还是要注意到第一个辅音[s]与元音[i]的拼合效果,是与第二个[s]的声音效果完全不同的。[si]的“声”与“音”,是单词“six”的核心音,也是唯一的爆破音。这就要求在训练“开喉归音”时,将气息点冲到上颚的中心部,然后由气息流对出尾音[s]的音,从而完成数字“six”的“开喉归音”训练。

(七)关于Seven

对于英文中的数字“Seven”[seven],我们要格外注意的,除了已经提到的辅音[v]的发声发音要领外,关键是[v]与元音[e]及辅音[n]构成的“合成音”。因为这个合成音,对我们很多中国人来说,会很容易地发出能够同汉字“温”接近的“声”和“音”。这种效果,使由于没有把辅音[v]的要领发出来,也就是上牙齿紧刮下嘴唇的里侧。

所以,只有将这个“合成音”掌握准了,才能使得对数字“seven”的“开喉归音”训练得以符合标准的完成。

(八)关于Eight

对于英文中的数字“eight”[eit],是我们不容易掌握好的英语单词之一。归结原因,还是因为对于元音[ei]的发声发音效果的偏差使用。在我们的汉语发音习惯里,多发接近元音[i]的音。这样,就没有达到标准的“声”和“音”。

在训练数字“eight”的“开喉归音”时,主要是把元音[ei]的音要求的口腔状态控制到位。这个音是靠下巴向后下方用力,在舌头后半截同时向下用力的配合下,形成一个内圆的空间。这时,把气息点达到口腔上颚的最后部位。这样,就发出了开喉归音训练需要的元音[ei]的“声”和“音”来。

但是,达到了元音[ei]的标准后,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准确无误地发好“eight”的“声”和“音”了。这是因为,另一个构成“eight”的因素[t],也是很有要求的,那就是辅音[t]是不爆破的。而这种发音,在我们汉语里是没有的。所以,在训练“开喉归音”时,是完全依靠气息流的力量,在舌尖回收的配合下,将气息推出几近闭颌的口腔。

(九)关于Nine

对于英文中的数字“Nine”[nain],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还是算容易掌握的英语单词之一。但是,若要是将其要求的标准发声发音掌握住,还是要用一些心思的。主要是先关注构成其发声发音的音标,即[nain],然后掌握每一个音素的发声发音的要领。

首先,对于辅音[n]的发声发音要领,我们已经在探讨英语播音的气息时,有了一个视角的认识。在此,主要是从“开喉归音”的角度来分析。当我们进行英语播音需要的“开喉归音”训练时,对[n]的掌握就是要把其具有的鼻音效果表现出来。这样,就要求我们将从丹田提取的气息流分流一部分至鼻腔。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同时还要为了保证元音[ai]的发声发音质量,将开颌度很大的口腔形成能够保留充沛的气息。

其次,对于元音[ai]的发声发音要领的掌握,主要是需要将口腔张开至120度,即下巴向下用力并将舌头上半部上翘、舌根下压,使口腔呈一个近乎凹形的状态。这样,可以使气息在这一口型里停留,并使气息点达到口腔上颚正中间。

最后,是对尾音需要的辅音[n]的发声发音要领域与已经形成的合成音[nai]的拼合了。这时,要求我们将已经张开至极限的口腔逐渐闭颌,进而,将口腔里的所有气息引导至鼻腔推出辅音[n]的发声发音效果来。

所以,在训练数字“Nine”的“开喉归音”时,要求把出现两次的辅音[n]掌握好,并意识到是依靠口腔的开颌度,来进行有效的训练的。

(十)关于Ten

对于英文中的数字“Ten”[ten]的“开喉归音”训练,我们所需要掌握的要领,是将由辅音[t]和元音[e]拼合的“合成音”发准确。这时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是辅音[t]的发声发音要领,需要我们可以注意到其具有的“气声”。而这一“气声”,又是不爆破的。同时,辅音[t]又是一个闭颌音。这样,就要求我们用充沛的气息,将气息点冲到上牙齿与牙床间的位置上,并使得口腔形成半开颌的状态。二是要求将元音[e]的发声发音掌握准,主要是把声音控制在喉部的位置,这时的喉部保持为半闭颌的状态,从而发出[e]而非易出现的[ai]的效果来。

有了这些保证后,将辅音[n]的要领结合进来,进而完成由辅音[t]、元音[e]及辅音[n]构成的“合成音”[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