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丛塘枕海水悠悠
千年镇海生于海、兴于海而又盛于海。海生明月,水系百利。海浪逐潮,水害黎民。先民占尽了海上人家的鱼盐之利,也尝够了近海的苦头,较内陆地域更重视水利。于是,海塘应时应运而生,遍布镇海古今所有辖域。如果将史册翻阅至宋时,东海灰鳖洋的波涛一直汹涌在白鹭翔止的鹭林港畔。当时,鹭林港为甬江的出海口,与大浃江口的镇海口有20里之遥。沧海桑田真的不是梦。
今天的九龙湖镇域,古
里(今江北区毛力村)、古楼夹岙、长沈都是古河道出海口。难怪在全祖望笔下,古望遐桥(今谓马家桥)堍之遐追山麓乃“海上”。在古代的这些出海口区域,塘是先民维生与联系外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