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骆驼桥暨咸宁桥记

重修骆驼桥暨咸宁桥记

吾乡骆驼桥,东连镇海,西接慈溪,南达甬江,北通三北,为往来之孔道,为行旅之要津。桥跨东大河(中大河)慈镇两界,由此而分东大河,折而南,是为西大河,其起点又有咸宁桥在焉,与骆驼桥不过数武,形犹曲尺也。夫咸宁桥何时建设,何时重修,均不可考,姑置勿论。而骆驼桥自有明天启年间翁公尚信奉母命捐资建造,慷慨好义,成斯善举,厥功实非浅鲜。后二百余年,至胜国同治十年辛未,吾曾祖礼宾公与方公仁扬募资重修,升高放大,旁添石栏,保障行人,腰束石带,通行牵夫。嗣因市场日繁,商贾云集,车毂相击于其上,舳舻相接于其下,拥挤触撞,未及六十年而呈倾圮之象。里人方拟修治之,而咸宁忽先崩颓,其事乃愈急,其费乃愈大,为之亦愈难矣,而里人忧之。幸里人中有盛君筱珊者,沪上大贾也,素有见义勇为,当仁不让之慨,是年适值五十寿,在沪□□□为之称觞,乃避居乡里,间修桥事,愿担任经费之半,以促其成。于是,谋为量度,鸠工庀材,而二桥同时修治矣。密其桩而实其口,所以固基础也;高其梁而宽其门,所以便舟楫也;量其材而取其用,所以节经费也;前后题额,左右缀联,所以壮观瞻也;树之碑碣,报告收支,所以昭信实也。至若咸宁桥三洞改为一洞,骆驼桥有带改为无带,此不过因时制宜而已,并无关系于其间也,是二桥经始于民国十六年十月竣功,于同年十二月,共费银八千圆有奇,发起者,盛逊伟、翁涌川诸君。董役而兼经募者,翁宝堂、翁宏坤、翁馥庭、邵金生、翁德芳诸君。例得附书至其捐助经费者,另勒诸珉,以垂不朽。民国十七年一月,包芳栋记、包四科书。

盛筱珊君募洋 四千三百五十元

盛清午君募洋 八百元正

方舜年、方椒伯君合募洋 五百十元

翁锦幸君募洋 四百五十元

郑裁祺君募洋 四百五十元

盛藩甫君募洋 三百七十元

楼其樑君募洋 三百七十元

刘巽荣君募洋 三百元正

上海另户募洋 二百九十元

翁学洲君募洋 二百七十元

翁韵生君募洋 二百三十元

翁璞卿君募洋 二百□元

林筱渔君募洋 二百□元

虞晴川君募洋 二百元正

傅馥卿君募洋 二百□元正

翁学铨君募洋 二百元正

陈金麟君募洋 一百七十元

翁岐康君募洋 一百六十元

洪彬才君募洋 一百五十元

邵卿荣君募洋 一百四十元

钱肇康君募洋 一百三十七元

郑芳均君募洋 一百二十七元

盛高来君募洋 一百二十元

翁志刚君募洋 一百十九元

张明利君募洋 一百元正

陈□文君募洋 一百元正

林裕□□募洋 七十元正

严志鋆□募洋 五十元正

王瑞尧君募洋 五十元

翁益和君募洋 四十五元正

本街各户共募洋 □□千零六十二元

以上共募集洋一万三千元正八十元正

支出略

注:碑立骆驼桥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