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堰头忆大统

第二节 徐家堰头忆大统

徐家堰,当地民间都称作徐家堰头,原来是一个行政村。新中国成立前及成立初期都属于海和乡。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隶属谷丰乡,合作化时期属于谷丰农业合作社,后来属于万嘉乡。1961年下半年转属贵驷公社,谓谷丰大队。至1983年改制为贵驷乡谷丰村,后来村名改为徐家堰村。2000年后,附近几个村合并为万市徐村,隶属庄市街道。

考究徐家堰的村民渊源,为清初余姚陆埠杨徐村徐家分支。因村原有堰坝,故有此村名。旧时《镇海县志》记载:徐家堰是自然集镇,为周边经济文化的中心大村,堰的北边沿河岸形成街市,单日是徐家堰街的市日。历史上是海和乡、谷丰乡的驻地。

徐家堰老街

在镇海众多的堰坝当中,因河流改道,从而失去作用被废弃的很多。不过,有些堰坝虽然废弃了,地名却长留下来。徐家堰头就是其中的一个。当然,即便是徐家堰的堰坝至今仍在,那也只是很平常的小河港之间的堰坝,规模不大。在河网密布的镇海内陆,这种调节水位又阻咸蓄淡的小堰小坝太过平常。在徐家堰村,那个现实的堰坝消失了,但是地名中的徐家堰头却牢牢扎根在当地的人文历史之中。

镇海农村,徐家堰村较有代表性。一个自然集镇,依靠在一条叫作傅家港河的小河旁。中间有小桥,住宅以桥前和桥后自然分片,弹丸之地,却有方家、王家、柴家、丁家和同家、刘家、沈家、郑家、田中央、后央地、谭家等12个自然村落。徐家堰村北有后丰林庙,供奉的是苏武。当地的历史人文底蕴极其深厚。尤其是清末民初,这里出了一位叫徐大统的巨商,以及他那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委员会主席的女儿范徐丽泰,他们在徐家堰头的老宅至今仍静静伫立在老街上。这使得徐家堰和徐家堰头徐家名闻遐迩。

说起徐大统,今天的徐家堰头人肯定无人不晓。老一辈人还记得徐大统的父亲徐正介老先生,他们提起徐正介先生一般不会直呼其名,都是毕恭毕敬地称作大先生。据村史记载,清光绪年间,徐正介大先生是庄市崇正书院的教书先生。徐家素有“造桥铺路,功德无量;行善积德,佑荫子孙”的家训家风,所以,仅有教书薄酬的徐正介于1933年在徐家堰街河上捐建了“忠义桥”。87年过去了,虽经拓宽,但忠义桥依然忠义,依然在原址发挥作用。当年徐大先生将徐家宗祠的祠堂名用作桥名,真是名副其实。

清宣统元年,农历己酉年,公元1909年,徐大统出生在镇海徐家堰头。他在徐家堰私塾启蒙后,求学于庄市崇正书院。毕业后先在钱庄学生意,3年后就自己创办大统纸号,开始做纸业生意。到上海后,徐大统逐渐成为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的得意门生和得力助手。他的事业也更加发达,最终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垄断了当时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区域的纸业,成为民国时期上海滩造纸大王。

这位上海滩造纸大王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呢?有这样一个故事:1940年,上海吴淞中华造纸厂的刘老板被日本宪兵拘捕,逼他交出50万元储备票赎命。刘姓老板住处位于当时的法租界,徐大统以纸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的身份直接出面到法租界营救刘老板,迫使法租界当局向日本宪兵队总部交涉。最后,救援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1945年,镇海县东管乡、西管乡和前绪乡三个乡的旅沪商人和乡绅共同发起组织了一个名叫“三乡公益堂”的公益组织。主要是开展同乡间的救济互助活动,如舍棺材、收暴尸、施医药等,还营建公墓,修筑万弓塘,疏浚周林港,造新闸,造新桥铺路。他们特意将三乡公益堂的日常办事处设在团桥镇上,便于联络,也便于办事。徐大统是这项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也是较大的助资人之一。

徐大统热心公益,不忘反哺家乡。1947年,他在徐家堰村东建造了一座钢混结构的水泥拱桥,起名为“大统桥”。大统桥跨9米,宽4米,独拱单孔,桥面缓坡,上面可通汽车。

1949年,作为上海青帮杜月笙的得意门生,徐大统举家跟随杜月笙迁居到了香港。到港后,和人合办银行,曾是大新银行的最大股东。20世纪60年代末,宁波旅港同乡会成立后,徐大统本着立足香港、情系乡梓、胸怀祖国的宗旨,欣然入会,曾捐资教育事业,为家乡及祖国的富强而努力。

徐大统的女儿徐丽泰出生于1945年9月,是家里的老三。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美国好莱坞女明星丽泰•海华斯风靡上海滩,徐大统即与家人商议,以“丽泰”为爱女起名。她就是后来叱咤香港的建制派女政治家范徐丽泰。

范徐丽泰幼年受教于家庭教师,1952年入圣士提反女校读书,1964年在该校预科毕业。毕业后,范徐丽泰求学香港大学理学院,至1967年以理学学士身份毕业。自1969年至1971年,她在香港大学进修人事管理,获得文凭,至1973年为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硕士,主修心理学。取得硕士资格以后,她又成为英国心理学会会员和香港心理学会会员。1974年,范徐丽泰加盟香港理工学院(今香港理工大学),出任学生辅导处主任,后升任该处处长。1987年,范徐丽泰升职为香港理工学院助理院长。1990年,获任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同时离开香港理工学院。此后,范徐丽泰逐渐从法界步入政界。1995年,她在香港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附属小学原址捐建了以她的父亲冠名的徐大统纪念大楼和徐大统操场。1998年7月2日,范徐丽泰当选香港特区第一届立法会主席。在2000年、2004年,范徐丽泰获连任。在2008年两会期间,她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从香港回归之初的立法会首任主席,到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徐家堰头的女儿,她见证了香港回归前后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并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