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多少古碶堰
镇海西接陆地,东南北三面临海。甬江水将镇海分为两地,江南(今属北仑区)、江北各有水系。
江北水系因位于甬江以北而得名,全水系贯穿镇海、骆驼、庄市、汶溪、长石、河头、澥浦、觉渡、湾塘、贵驷、俞范等地区,属姚江流域的一部分,土地肥沃,过去是粮、棉、油的主要产地,人口稠密,水运发达。主要河流有前大河、中大河、西大河、沿山大河、万弓塘河等,组成纵横交错的河网,依靠余姚四明山区的山水,经江潮汐顶托上溯,整个水系因地形高低不同,又分为上河、中河和下河三个河系,通过碶闸堰坝在各自河系中进行节制。历代在滨江临海处为拒潮泄水筑碶闸,在内河要口为节水筑堰闸,闸旁置过船设施,称堰头或坝头。
宋宝庆《四明志》载:通山碶,位于柴桥穿山。始筑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任鄞县令时开凿,阔三丈六尺,高八丈。张
碶,县西五里;石湫碶,县南三十五里;黄满堰,县南十五里;大博堰,县南三十里;坉棣堰,县南三十里。南宋时全县有三碶三堰,江北地区只有一碶。而镇海最早的碶在城东南,叫“王家碶”,五代置县建城时筑,宝庆《四明志》中却没有记载。
元至正《四明续志》载:江北城西有西碶、乾碶,东管乡有二碶二坝三闸,西管乡有一碶二堰二坝一闸,灵绪乡有二碶三堰一闸。江南崇邱乡有二碶六堰五坝,灵岩乡二碶,太(泰)邱乡有十四碶三堰一坝,海晏乡有六碶一渠。
明嘉靖《定海县志》载:江北东管乡有二碶八堰,西管乡有三碶十三堰。灵绪乡有二碶十堰。江南崇邱乡有二碶十堰,灵岩乡有七碶一堰,太邱乡有十九碶十堰,海晏乡有八碶二堰。明代筑新闸,县小南门外有东堰闸,城西有平水闸,西管二都有陈家闸、三都有善庆闸,灵绪乡有黄沙闸、澥浦闸、和尚塘闸、白沙湖闸等十五座闸。
清末民国初,水利事业快速发展。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县境内历代建碶101座、闸17座、堰84座。具体分布如下:
江北:东管乡二都有慈孝堰、章拗汇堰、徐家堰、施家堰、张
碶、车堰闸、陈家闸;三都有杨家堰、陈家堰、严婆堰、横河堰、姚家堰、管家堰、大寺堰(倪家碶)、清水浦堰、张家堰、三官塘堰、小浦泥堰、李家堰、大有碶、消饥浦碶、善庆闸。
西管乡四都有严家堰、另窎堰、上陈堰、镇西李家堰、潘家后堰、陶家堰、斗聪堰、陈默子堰;五都有曹家库堰、乌隘堰、七亩堰、张家堰(张家碶)、庄家堰(庄家碶)、压赛堰、倪家堰、钟家堰、虞家堰(虞家碶)、南堰、贵胜堰、塌水港堰、后堰、郭公碶;六都有德门闸、新兴闸。
灵绪乡(清宣统三年前绪、东绪、西绪三自治区)前绪区一都有周家斗堰、沙河头堰、姚郎堰、闭门堰、沙堰、黄沙闸、海沙路闸、福田闸;二都有龚李堰、芦黄碶闸、和尚塘闸、大泥堰(大堰闸)、小泥堰、白沙湖闸。东绪区(今属慈溪)三都有洪家堰、梅林堰(梅林闸)、下塘堰、南门亭堰、永丰碶、金墩碶(金墩浦闸)、徐家浦闸、凤浦湖东闸、西闸、节流闸、镇龙闸。西绪区(今属慈溪)四都有严家堰、宣家堰、奉公堰、洞桥堰、朱家石碶、丁家浦闸、沈窖湖中东西三闸、钟灵桥闸、淡水泓闸、黄草路闸、杜门湫闸、湖门湫闸、灵绪东湫闸;五都有东虚步堰、黄泥堰、淞浦碶(淞浦闸、灵绪西湫闸、羊坡沟闸、三眼桥闸、新堰闸、太平闸。
江南:崇邱乡一都有张门堰、庄家堰、夏家堰;二都有吴家堰、湖水深堰、汪家堰、石桥堰、黄满堰、大枫林堰、小枫林堰、赵家堰;在三都有金墩浦堰、板桥浦碶、燕山碶、义成碶、张师浦碶;四都有东冈堰(东冈碶)、槎堰、圣前堰、丁港堰。
灵岩乡有王公堰、绞车,一都有护塘堰、槎浦堰、永丰堰,二都有周公碶、新槎浦碶、算山碶、长山碶、石方碶、毕家碶、乌金碶、妙林碶、石湫碶、青屿浦碶、徐家浦碶、永镇碶、南永镇碶、一眼碶、金川碶。
泰邱乡有泰博堰、坉埭堰、乐家堰、横溪堰,三都有杨木堰、大堰、吴源湫堰、冷水堰、胡家堰、大泽堰、洪桥堰、石曹堰;一都有太和碶、石莲湾碶、太庆碶、贝家碶、杨家碶、小山碶、荡子碶、外鼠碶、里鼠碶;二都有东塘碶、西塘碶、青龙碶、永安碶、天打岩碶、老碶;三都有木碶、通山碶、泥堰湫碶、小堰碶、傅家碶、钱丰湫碶;四都有西浦碶、东浦碶、许家碶、朱家碶、广修碶、双嶕碶、永镇碶、大山碶、镇东碶、术平碶、棺山碶、蝣蛄碶、永稔碶、余丰碶。
海晏乡二都有穿山老堰(穿山老碶)、穿山新堰(穿山新碶),三都有龙爪堰;二都有夏林碶、明慧寺碶、沈家碶,三都有宝圣庄碶、童家碶、五台寺庄碶、王家碶、和尚碶、夏岙碶、大兴碶、陈家碶、青龙碶、谊碶、钟家碶、木勺碶、留耕碶、留耕备碶、五眼碶、三眼碶、朱家岙碶、马婆碶、钟家湾碶。
郭巨乡有小芦浦碶、小亹碶、纯屿碶、大涂碶、白枫碶闸、老碶、新碶、外碶、永宁碶。
1958年后,姚江蓄淡,众多水库建成,各水系骨干河道开掘,江北地区大多内河堰闸失去节制作用而被废弃,沿海开展标准塘建设后,将原有小孔径的碶闸兼并或改建,并由现代化大闸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