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湖古集觐祖桥
骆驼街道现在所辖的骆兴村,其中辖有田胡、后胡、小田胡三个自然村,这三个自然村均为胡姓族人所聚居。相传此地古代为沼泽湖泊,故称“田湖”。村由胡姓始居,因“湖”“胡”同音,后称“田胡”。胡姓祖籍河南,后因宋室南渡,这一支胡姓南迁来到四明,最后在定海金塘定居。明初,因寇盗作乱,胡姓族人富钊公的五个儿子为了躲避祸乱,各自迁居他乡。其中二儿子贵二府君迁慈溪东乡四都三图,地名田湖,为族之始祖。胡姓后裔为不忘祖籍,建有觐祖桥一座,“觐”是朝见、拜见的意思,有建桥觐祖之意。
觐祖桥,又名“古洞桥”,位于骆驼骆兴村田胡自然村(旧属慈溪辖)南。东南—西北向跨田湖河。为镇海区现存唯一一座单孔古代石拱桥。
觐祖桥据传始建于明,早先为木桥。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为石拱桥(未见史料,待考)。一说是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胡氏登进士后,改木桥为石拱桥,桥名“觐祖桥”。

觐祖桥
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觐祖桥,县东二十七里,更楼桥东横港田湖村。一名‘洞桥’。”
觐祖桥系单孔石砌拱桥,全长11.4米,宽2.8米,高2.8米,跨径4.4米。桥身用条石砌筑,向上弧形隆起。桥顶平直,地面用块石铺设。桥两端各设有12级台阶。拱券用长方弧形石板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桥面两侧各有5块石栏板,6根望柱,2只刻有卷云纹的抱鼓石。中间桥栏石外侧镌双钩行楷“觐祖桥”桥名,无款识题刻。桥洞两侧上方饰有石雕鳌首。其下联柱石上刻有桥联。
东北桥洞两侧镌阴文楷书桥联:“西墓东祠人思觐祖,朝潮夕汐水解朝宗。”
西南桥洞两侧镌阴文行书桥联:“一带流水通孝水,三层阁近映文星。”
上联中的“孝水”,指桥下之水所连通的慈江。下联中的“文星”,系指附近原来还有一座文星桥。
觐祖桥为久居田胡村的胡氏家族所建,胡氏先祖明初为避倭乱从金塘迁居此地。从桥联看,桥西原有胡氏祖墓,桥东有胡氏宗祠,建桥除用作村民日常交通外,还含有不忘先辈、便于朝宗祭祖之意。
2000年12月,觐祖桥被镇海区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觐祖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