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彬绳捐资筑塘
朱忠煜捐资筑塘同他的出身和涵养有关。朱忠煜,字彬绳,清监贡生五品衔、中书科中书,镇海县城著名耆宿、慈善家。在晚清至民国前期,长期担任镇海总商会总理。生平急公好义,胸怀家国,心系桑梓。积极筹划地方兴革事业,不仅着力调解商事纠纷、维护工商业者权益,而且积极从事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如修志、筑塘、修桥、铺路、抚育孤儿、办学校等,对镇海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镇海县新志备稿》中有一段专门褒奖朱忠煜的记载:“事关公益,辄复热心提倡,踊跃输将,顾以经商于外,不克躬亲其役,则举一邑之事而尽委之忠煜一人之身。忠煜亦视公事如私事,不以艰巨烦琐而有所推诿,殚竭心力,务竟全功。”
其先世自福建迁镇海白营教场(西门外),系宋理学家朱熹后裔,后又迁虹桥,称虹桥朱家,其系二十一代世孙。1874年,朱忠煜迁至县城长生桥建房落户。其父朱孝瑞,经商起家,曾与两浙木商等创办仁济公所,以抚恤遭难船工。朱忠煜继承父业,少年即以干练著称。家风忠厚,深深影响了朱忠煜的一生。他成人后继承父业,精明干练。后因聪明好学,诚信待人,被多家税行聘为经理。他跟人合资购买了一艘帆船,专门运营福建、温州一带的木材。同时,他在木行街开设了榆生、永大、永成等多家木行,并和上海木业经营联运,家道日兴。朱忠煜还奔走办理平粜之事。所谓平粜,源自战国时魏国李悝提出的扶植、调剂农业生产的主张。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丰年时由官府平价收购农民余粟,称平籴。荒年用平价出售积粟,称之为平粜。平粜能帮助民间减少饥荒。朱忠煜建立公善医院,为看不起病的老百姓提供诊治场所。1915年医院遭受火灾后,再次重建。他在虹桥朱家办徽荫学堂,向平民子弟开放,并参与修纂民国《镇海县志》等。总之,只要遇上公益事业,朱忠煜一定参与,亲力亲为,从不因事情艰难烦琐而推诿。
朱忠煜为人诚恳热情,旅外乡亲凡是有事嘱托的,都会尽力帮助。他交游广阔,镇海旅外名人多与他有书信往来。每每有涉及镇海的要事,他们便会写信给朱忠煜,拜托跟进。如代购木材、家乡地皮纠纷、人情往来、人事安排等。朱忠煜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有求必应,不会敷衍了事。
朱忠煜除了为宁波帮人士奔走,还积极为家乡出力。据县志记载,灌溉镇海数千顷良田的前大河,因河泥淤积,造成堵塞,影响灌溉,乡人“屡议浚治,以费巨不果”。1918年,为防止海潮侵袭,改善水利和发展农业生产,59岁的朱忠煜先生发起疏浚前大河及修筑镇海后海塘。戴运来带头捐献5000银圆,接着,朱忠煜捐出1000银圆。经过奔走,朱忠煜一共劝募疏浚费用2万银圆。把钱交给朱忠煜,乡人都深感放心。
朱忠煜不但自己捐款千元,又向旅沪同乡募捐巨款,使工程顺利开工,并主其事。在此期间,朱忠煜“晨夕筹维,躬亲监视,功垂成,而病又复,扶杖蹒跚,巡视不辍,见者相与感叹”。
1922年3月28日,宁波《时事公报》报道:镇海后海塘年久失修,上年又因风水为灾,坍塌更甚,颇为危险,宁属士绅以修理刻不容缓,然为数颇巨。为此,朱葆三、盛省傅、孙锵、虞洽卿、盛竹书、李厚禧、俞佐庭等,公禀黄道尹文云:禀为镇海塘工需款浩大,恳将浙江塘工奖券展期继续,拨于应用,以资浥注而竟全功。公叩转呈督军省长核准事。众人准备集资修筑,有人带头捐出巨款,他们一致推选朱忠煜主持修缮事宜。朱忠煜热心奔走,筹划谋算,监督指导,后来因为太辛苦生了病。他抱病拄着拐杖,步履缓慢,依旧在工地上来回巡视。终于将海塘修缮完毕。
1923年8月修万弓塘(石塘一千零二十丈,土塘三千四百丈)告成。时会稽道黄庆澜、华洋义赈会英人巴显荣、浙海关税务司英人甘福履及旅沪诸乡老王一亭、李宝裕、盛竹书、谢蘅窗等莅镇巡视塘工,叹为艰巨。同年,后海塘再次经历大风,却屹立不倒。朱忠煜的善行被乡邻称颂。
由于操劳过度,朱忠煜自次年起便身体不适。1925年,朱忠煜积劳成疾去世,蛟城哀哀,“以是闻其溘逝,识与不识无不同声痛惜”。据说,朱忠煜留下的遗言是:“做好人,做好事。”

1923年重修后海塘合影
此外,朱忠煜还在镇海留下了一则则佳话。比如,他热心为同行和乡里排忧解难。如宁波商会首任会长费绍冠、宁波商会总董余承谊曾联名致信朱忠煜,请求他排解木行与船户间的纠纷。涉事木行包括祥泰等,开设在现胜利东路一带。因为发现船户夹带板枋,准备充公。案件移交鄞县公署。他们尊重朱忠煜老于船务,恳请他“俯察本案情形,合诸该业向来习惯”,给予“鼎言指示”。仅仅六日后,事情圆满解决,达成和解。二人再次联名写书,感谢朱忠煜“弭患无形”。
民国时期,慈北、镇北、姚北地区花会盛行,严重影响百姓生活。花会,是一种带有封建迷信性质的民间大型赌博行为,危害极大。百姓参与花会,不事生产。朱忠煜动用人脉,向一些有影响力的旅外宁波帮人士求助,晓以利害,请他们插手参管此事,直到花会杜绝。
朱忠煜一生积德行善,令乡里受惠,在清末、民国时期先后受到多次褒奖。1892年,清政府由抚院举报部奖以九品头衔。1901年,国子监叙议其为五品头衔。1919年,清政府内务部奖励其河工一等奖。1921年浙江省省长沈金鉴向朱忠煜颁发了“急公好义”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