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河上架古桥

第五节 西大河上架古桥

西大河,因处镇海县境西部而得名,原为镇北地区南北航运要道。北起澥浦新漕根,经觉渡、堰头王、骆驼桥、团桥、洪家、压赛堰至宁波江北岸三宝桥,全长20千米。在20世纪80年代,按骆驼集镇规划,自堰头王以南至街上马家桥段截堵,遂将河道分为南北两段。南段自骆驼咸宁桥,经团桥、洪家至北郊东汉王庙,与江北大河汇合,长6.3千米;北段自堰头王至觉渡撞山桥,长5.5千米。

同中大河一样,西大河及其支流上的旧桥,约有14座之多:从西卫桥由南往北至中大河,有泰安桥、永安桥、永清桥、永镇桥、大兴桥、团桥、学堂桥、安乐桥、安庆桥、寺后胡桥、半练桥、长安桥、咸宁桥。从马家桥往北的河段,有7座桥,即马家桥、堰头坝桥、堰头桥、聚兴桥、李桥、汇进桥、广济桥。

团桥 原位于团桥集镇西大河上,东西走向,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十八年(1838)嘉平月(12月)重修,据当地老人说,该桥桥名为大书法家盛本所书。1985年改建团桥,现为钢筋混凝土大桥,老团桥已移位于街亭旁的小河口。

学堂桥 位于团桥集镇积谷仓前的西大河上,建于民国,原系石梁桥,1985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梁桥,长17米,宽3米。

安庆桥 位于团桥集镇三份头徐家永宁寺后,东西向架在西大河上,始建于清代初,原系石结构桥。1985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梁桥,全长18.5米,宽3米。

安乐桥 位于团桥集镇粮站前的西大河上,始建于清代,原系石结构,198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梁桥,长13米,宽3米。

半练桥 又名“蔡家庙桥”,位于骆驼团桥蔡家村西北。东西向跨西大河。为昔日河东蔡家村,河西童家村、傅家村居民往来重要通道。西距329国道约200米。

半练桥始建年代不详。今《宁波市镇海区地名志》载:“建于明代,清光绪八年重修。”但未注明资料出处,待考。又载:“(蔡家)村以姓得名,蔡姓祖籍福建省建阳县,其先世于明万历年间迁此。村西北有半练桥,通称蔡家桥,村西旧有半练庙,又称蔡家桥庙,建于明季。”查旧志和桥身款识,仅有清中期记载,估计《宁波市镇海区地名志》推断庙建于明,进而推断桥亦建于明。该桥清末、民国时进行过重修。

清乾隆《镇海县志》载:“半练桥,西管六都。”

光绪《镇海县志》、民国《镇海县志》从乾隆《镇海县志》。

半练桥系单孔石砌梁式平桥,该桥在宁波地区单孔石平桥中体量最大,全长17.5米,宽2.58米,高2米。跨径3.52米。桥台用打制非常规整的大型红色块石砌筑,桥台前端两侧立置粗大的门柱石,其顶端横置宽厚的石板承接梁面。桥面用两块厚重的巨大石板并排纵向铺设,其中一块长5.4米,宽1.03米,厚0.19米。桥面两侧各有一块长条石桥栏,两根粗大的望柱。桥栏外侧刻阴文行楷大字“半练桥”桥名,字体雄峻伟茂,笔法端正挺拔。南面款识为阴文楷书“光绪捌年(1882),里人重建”“民国二十二年(1933)八月,方门张氏妙莲重修”。北面款识为阴文楷书“光绪八年,里人重建”“民国二十二年八月,方门翁氏佛缘重修”。桥门柱石上镌有字迹较大的桥联。

南侧刻阴文楷书联:“御寇东传分半练,济人南望接团桥。”字体工整遒劲,刚健挺拔。

北侧镌阴文隶书联:“胜迹已同祠庙古,巨工喜继骆驼新。”字体波磔嶙峋,方俊遒美。

半练桥位于骆驼和团桥中间,桥下西大河北通骆驼,南通团桥,故桥联中有团桥、骆驼之地名。桥西堍原有东半练庙。桥、庙皆名“半练”,其名起源较为复杂。民国《镇海县志》载:“东半练庙,六都二图。建于明季,旧称‘半练庙’。后有西半练庙,故加‘东’字别之。”又载:“西半练庙,六都二图大禅寺港东,与慈溪接壤。旧有半练庙,故加‘西’字别之。又名‘大树庙’。相传神姓王,名在宣,福建漳浦(今福建漳州市漳浦县)人。明嘉靖末由进士官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区)令。因公事过浙境,适值倭乱余焰未靖,神尝指教团练防御有功,殁后,里人颂其德,立庙祀之,并呈请敕封应佑侯。庙‘半练’之名由此。”故桥联中有“御寇”“分半练”“胜迹”“祠庙古”等字样。

今半练庙连同附近几个村庄在新一轮开发建设中全部被拆除,半练桥桥台已开裂,望柱只剩下三根并倒卧在桥头,不久恐将消失。

咸宁桥 位于骆驼中大河转角北口西大河上,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清代和民国十六年(1927)重修。单孔石梁结构桥,长6米,孔径宽4米,桥面宽3米。1983年为适应航运和人车通行,拆除原桥并南移20米处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梁桥,长12.5米,单孔净宽6.7米,桥面宽3米。

马家桥 位于骆驼集镇东接西大河上,东西向连接庙西路和堰头王路。建于清代,1962年改建,条石结构,一孔,长5米,宽5米。1980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孔板梁桥。1995年旧镇改造时,填塞这一段西大河,桥遂废。

汤家桥 位于骆驼集镇南汤家池村,东西向架在西大河上。始建于明代,为单孔石结构板梁桥,孔径4米,桥面宽3米,置有护桥坐栏。1970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梁桥。全长11米,净孔6米,桥面宽3米。

中兴桥 位于团桥集镇中部的西大河上,原系石结构,新中国成立前改为木梁铺石板桥,1966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17米,宽8米。

镇骆公路桥 位于老镇骆公路骆驼集镇段,东西向架在西大河上。始建于1934年,抗日战争时期拆毁,1951年重建为木架结构平桥。1970年改建为单孔石结构拱桥,长11.9米,跨径6.7米,面宽12米。1995年这段河流填平筑为道路,桥废。

堰头桥 又名“堰头王桥”,位于骆驼集镇北首堰头王,东西向架设在西大河上,建于清初。1978年重修,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梁桥,单孔,孔径宽6米,桥面宽3米。

李彳賣亍桥 位于朝阳村,占地面积70多平方米,东西走向于西大河支流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