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兔饲用价值

二、兔饲用价值

家兔是单胃草食动物,盲肠特别发达,对粗纤维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在南方五大经济作物及其副产物中桑叶和苎麻喂兔效果最佳,其余三种经济作物副产物不宜喂兔。

(一)桑 叶

桑叶与“牧草之王”苜蓿相比具有蛋白质和糖类含量较高、纤维素含量低、饲用率高和产能高等特点,近年来我国相继培育出专门用于饲料生产的桑树品种—饲料桑。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于2014年利用新西兰兔测定了桑叶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过程如下:

1.试验材料与动物

试验用桑叶粉来源于江苏丹阳工业化生产的桑叶粉。试验动物为12只70日龄的健康新西兰兔,公母各半,平均体重为(2.0±0.1)kg。

2.试验饲粮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参考NRC(1977)生长肉兔营养需要标准进行设计(表2-45)。试验饲粮采用套算法进行设计,即由80%基础饲粮和20%桑叶粉配置而成。基础饲粮和试验饲粮均制成直径为4mm、长5~8mm的颗粒饲料。

表2-45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注:预混料可为每千克饲粮提供:铁100mg,铜10mg,锌80mg,锰30mg,镁150mg,维生素A 4000IU,维生素D3 1000IU,维生素E 50mg,胆碱1mg,氯苯胍150mg

3.消化试验

将1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试验饲粮。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预试期5d,正试期5d。在试验期间,记录和称量每只兔每天的实际采食量。在兔笼底部采用特制的粪尿分离器搜集全部新鲜粪便,于每天上午9时将全部粪样取出,称重,清除粪球上的兔毛,平均分成2份,1份用10%盐酸溶液固定挥发性氮,用于测定粗蛋白,另一份直接用于分析其他常规营养成分。试验结束后,将搜集的粪便充分混匀后,放入烘箱中65~70℃烘干,并在空气中回潮24h后称重,将风干样品粉碎后装入样品袋中密封保存并进行送测。

图2-3 肉兔消化试验

4.测定指标和方法

分别采集饲料原料、基础饲粮、试验饲粮和粪样,测定各项指标。其中能量(GE)采用IKAC2000全自动热量计(IKA,德国)测定,干物质(DM)采用常压恒温烘干法(GB),粗脂肪(EE)采用SZF-06脂肪测定仪测定,粗蛋白(CP)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纤维素(CF、NDF、ADF)采用ANKOM A2000i纤维分析仪(ANKOM,美国)测定,粗灰分(Ash)采用灰化法,钙(Ca)含量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仲裁法),磷(P)采用钒钼黄比色法,无氮浸出物=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

5.计算公式

基础饲粮和试验饲粮中能量及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率采用表观消化率计算法:

被测饲料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被测饲料中某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A为试验饲粮中该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B为基础饲粮中该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F为被测饲料提供的该营养物质占试验饲粮总营养物质的比例(%);f为试验饲粮中深入被测饲料的比例(%);C0为基础饲粮中该营养物质的含量(%);C1为被测饲料中该营养物质的含量(%)。肉兔对桑叶的消化试验测定结果见表2-46。

表2-46 桑叶粉各营养物质的消化率(MJ/kg,%)

表2-47 苜蓿(盛花期)各营养物质的消化率(MJ/kg,%)(郭东新)

桑叶粉各营养物质成分及家兔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与沈阳农业大学郭东新报道的苜蓿草(盛花期)相比(表2-47),其GE、CP、CF等主要营养成分接近,但家兔对桑叶的消化能为8.91MJ/kg,高于家兔对的苜蓿(盛花期)的消化能(8.80MJ/kg),家兔对桑叶DM、EE和NDF的消化率分别是65.34%、89.68%和35.67%,高于对苜蓿(盛花期)相应的消化率(52.35%、87.83%和29.04%);而家兔对饲料桑CP、CF、ADF和NFE的消化率分别为63.57%、18.68%、24.67%和71.68%,低于对苜蓿(盛花期)相应消化率(81.95%、23.70%、26.73%和80.99%)。因此,桑叶可以替代苜蓿作为饲喂家兔的饲料来源,其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针对家兔而言其饲用价值较高。

(二)苎 麻

苎麻与牧草之王苜蓿相比,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显著特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以及不同刈割高度等的苎麻营养成分不同,但均可作为家兔蛋白质饲料的来源,近年来我国相继培育出专门用于饲料生产的苎麻新品种—饲用苎麻(如中饲苎1号等),是解决我国南方蛋白质饲料价格昂贵问题的途径之一。但是,苎麻的干物质以及总能含量较低,粗灰分以及钙磷含量较高,且含有果胶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在肉兔上的使用。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于2015年及2017年利用新西兰兔测定了普通苎麻和饲用苎麻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表2-48)。试验用苎麻均采自四川省达州市苎麻研究所,苎麻刈割高度为65~70cm,留茬高度15cm,其中普通苎麻刈割后去除主茎秆、饲用苎麻全株混合,经晒干后粉碎制成苎麻粉后送测。其余试验动物、基础饲粮、试验过程、测定方法、计算公式等与桑叶的消化率测定过程一致。

表2-48 苎麻的营养组成及消化能(率)(MJ/kg,%)

由于普通苎麻去除了主茎秆,因此与未去茎秆的饲用苎麻相比,其CP、NFE、NDF、ADF含量更高,CF含量更低,其余成分含量相近。与苜蓿草(盛花期)相比,普通苎麻与饲用苎麻的GE、DM、EE、NFE均更低,ASH以及Ca、P含量更高;普通苎麻的CP含量极大地高于苜蓿、CF含量极大地低于苜蓿;饲用苎麻的CP和CF含量均略高于苜蓿。从消化能(DE)来看,普通苎麻和饲用苎麻的消化能接近(分别为5.82MJ/kg和5.72MJ/kg)但显著低于家兔对苜蓿的消化能(8.80MJ/kg),普通苎麻DM、EE、CP、ADF的消化率均高于饲用苎麻但低于苜蓿,而其NFE、CF、NDF的消化率均低于饲用苎麻,且二者均低于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