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饲料资源量可促进肉牛养殖规模、存栏量提升
中国是世界香蕉生产的第二大国,主要产地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和贵州等省(自治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每年香蕉种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以上,2015年中国香蕉种植面积已达613.65万亩,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种植面积增长较快,跃居全国第一和第二。香蕉种植的目的主要是食用其果实,由此会产生大量不可食用或未充分利用的香蕉副产物,如地上假茎、叶柄、叶片和果轴等。香蕉种植具有区域集中、采收时期集中,交通运输方便,香蕉茎叶采收后保持青绿时间长等特点,有利于规模化集中青贮,只要有青贮场地可一次性青贮生产,保障养殖场一年所需的粗饲料供给,较适宜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经测定,以收获果实为目的的香蕉采收后留于田间的副产物每亩高达7~10t,全国每年香蕉采收后产生的副产物大约在4300万t以上,按用于混合青贮的副产物30%计,年可生产香蕉副产物混合青贮饲料1400万t左右,按每头牛每天采食15~20kg饲料计,预计香蕉主产区可多养牛190~250余万头。作为非常规饲料开发应用的香蕉副产物饲料资源随着推广应用,预计可多养牛500万头以上;在香蕉生产中一般种植后持续4~6年后才进行一次更新种植,在持续管理期内每亩蕉园每年可正常利用的香蕉副产物主要为香蕉采收果实后植株地上部分三分之二以上全部茎叶。经实际称测每亩可利用香蕉茎叶3.5t左右,可生产青贮饲料3.0t左右。按照每头牛每天粗饲料日粮10kg计,每1.5~2亩蕉园产生的副产物加工成青贮饲料可满足养殖一头成年牛一年的饲草料需求,即每1.5~2亩蕉园就可养殖一头肉牛。这对解决节粮型草食家畜养殖的饲草饲料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为解决香蕉副产物资源综合开发产值提升找到了新方法。为肉牛养殖业开辟了一条非常规饲料利用路径,香蕉副产物经饲料化开发、加工利用添加到肉牛养殖日粮中,起到节约、替代常规粗饲料,具有生物资源量大、采收青贮期集中、青贮保存期长,饲料取用方便等优点,示范推广应用后对促进畜牧业生产的作用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