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肉羊饲养管理

八、肉羊饲养管理

(一)羊舍环境及管理

1.羊舍建设地址的选择和基本要求

①羊舍修建地址要求的基本原则是:干燥通风,冬暖夏凉的环境是羊只最适生活环境。因此羊舍地址要求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通风干燥,向阳,切忌选在低洼涝地、冬季风口之地。

②水源供应充足,清洁无污染,上游地区无严重排污厂矿、非寄生虫污染危害区。主要以舍饲为主时,水源以自来水最好,其次是井水。舍饲羊日需水量大于放牧,夏秋季大于冬春季。

③交通便利,通讯方便,有一定能源供应条件。能保证防疫安全。主要圈舍区应距公路铁路交通干线和河流500m以上。场内兽医室、病羊隔离室、贮粪池、化尸池等应位于羊舍的下风方向。各圈舍间应有一定隔离距离。

2.不同生产方向绵羊所需的羊舍面积

不同生产方向的羊群,以及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羊只,所需要的面积是不同的。肉用羊所需的羊舍面积为1.0~2.0m2/只。同一生产方向的各类羊只所需面积也不同。羊舍总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饲养量大小。羊舍过小,舍内潮湿,空气污染严重时会阻碍羊的正常健康,影响生产效率,管理也不便。

3.羊舍类型

①成年羊舍:成年羊舍是饲喂母羊的场所,多为对头双列式中间带有走廊。

②产房:产房多设在成年母羊舍的一头,其大小根据羊群大小和成年母羊的只数确定。

③青年羊舍:青年羊舍饲养断奶后至分娩前的青年羊。这种羊舍设备简单,没有生产上的特殊要求,舍内设置与母羊相同,可采用单列式。

④羔羊舍:羔羊舍内可设置活动围栏,并根据需要可隔成小圈。

4.羊只活动场建设

羊只活动场应连接在羊舍的前面,面积一般相当于羊舍的2~3倍,地面平坦干燥,围墙完整坚固,围墙高1.5~1.7m,活动场内设有饲草补饲槽,周围栽植树木用来遮阴。

5.药浴池建设

药浴池应建在圈舍附近,药浴池成狭长的水池,深不超过1m,池底宽30~60cm,上口宽60~80cm;入口端呈斜坡状,便于羊只入池;出口端建有一定斜坡度的台阶,以便羊身上的药液流回池内。

6.羊舍管理

①对羊舍、运动场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消毒工作要制定严格的消毒程序,消毒时间、消毒项目、消毒药的选择都要按程序进行,并做好记录。每年至少2次以上大的消毒,每周或每月进行必要的消毒。

②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外地购羊,防止疫病传播。如果必须从外地引入时,要严格引种检疫制度,至少经过10~15d隔离观察,并经兽医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

③定期进行免疫接种:要根据本场实际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对羊痘、羊四防、羊口蹄疫等疫苗的注射要高度重视,注射时要严格认真,逐只清点,做好查漏补注工作。

④寄生虫的驱治羊舍饲后,活动范围变小,容易造成圈舍的潮湿和环境不良,往往会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羊舍的环境卫生、通风和防潮措施,做好羊疥癣等寄生虫病的防治。一般每年春秋两季要对羊群进行肝片吸虫驱治各1次。对寄生虫感染较重的羊群可在2—3月份提前进行1次治疗性驱虫;对寄生虫感染较重的地区,还应在入冬前再驱1次虫。驱虫后的羊群,应立即转到新的圈舍,以防重新感染。

(二)饲养技术

1.育成羊的饲养技术

育成羊是指从断奶至第1次配种前的幼龄羊(3~18个月龄)。断乳后3~4个月时,生长发育快,增重强度大,对饲养条件要求高。

(1)育成前期的饲养技术

羔羊断奶后,正是羔羊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但此时瘤胃机能还不完善,对粗饲料利用率低,日粮以精料为主,并补给优质干草和青贮多汁料,混合精料每只每日饲喂0.2~0.3kg(配方:玉米50%,豆饼25%,米糠20%,石粉、盐、小苏打、预混料各1%)。到5月份时,放牧场苎麻园长势好,羊只每天能五到六成饱时,可不用补饲。

(2)育成后期的饲养技术

此期正值枯草期,天气冷,也是育成羊发育期,因维持体能消耗大,必须加强补饲,每日每只补饲青贮苎麻饲料2kg,混合精料0.4~0.7kg(配方:玉米55%,豆饼20%,糠麸20%,食盐、石粉、小苏打、预混料各1%)。体重是检查育成羊发育情况的指标。应按月定时测重,以掌握羊育成期的平均日增重,日增重以150~200g为好。育成母羊在6~8月龄时体重达到40kg以上,可进行配种。

(3)羔羊的饲养技术

羔羊是指从出生到断奶(哺乳期)的幼龄羊。一般在2~3月龄断奶,也可根据羔羊体重酌情处理,一般体重在20kg以上即可断乳。羔羊出生后,体质弱,抵抗力低,适应能力差,容易生病,因此做好羔羊护理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

早吃并吃好初乳:羔羊出生后1.5h内应吃到初乳。初乳富含蛋白质、镁和抗体。镁有缓泻作用,可促进胎粪迅速排出,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羔羊出生后,10min左右便能站立行走,寻找乳头吃奶。对体弱的羔羊应将其抱到母羊乳头下诱导其吃乳。

吃好常乳:羔羊出生后20d内间隔1h吃奶1次,20d之后则间隔4h吃奶1次。随日龄的增加,吃奶次数逐渐减少,时间间隔拉长,且每次吃奶持续时间相对延长。

早开食补饲:羔羊在出生后7~10d,就应训练其吃草和吃料。采用吊草引诱羔羊叼草,用炒香味诱导羔羊吃料。从羔羊出生后15~20d起,应给羔羊补饲混合精料,最好每只羔羊每天补饲50g,以后随羔羊生长逐渐增加混合精料的补饲量,每5~7d加量1次。羔羊日龄达60d时,补饲的混合精料日饲喂量应达到300~350g。

羔羊精料配方:玉米50%,糠麸15%,豆饼30%,食盐、石粉、小苏打、预混料各1%。

加强运动:羔羊出生后5~7d,可选择暖和的晴天,在中午把羔羊赶到运动场进行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加食欲,促进生长,减少疾病。羔羊出生后30d左右,根据牧地的远近以及羔羊的强弱,单独组成小群放牧。

(三)羊病预防

常见羊病主要分为三类,即普通疾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对常见羊病的发生原因和前期的防治对策进行大力的研究,对于确保羊群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羊病的发生对于畜牧业生产和羊以及其他畜类的生命安全均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1.羊普通疾病的治疗

羊普通疾病所涉及的内容较广,主要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和产科疾病三类,而研究表明,导致这三类普通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养殖不科学、羊营养代谢失衡。常见的内科疾病主要有肠胃炎,该疾病主要表现为羊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腹泻,对于肠胃炎一经发病急需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严重时会引发羊的死亡。对于肠胃炎的治疗一般都是采取浓度为0.5%的痢菌净液50~100mL进行口服治疗,同时经脉注射浓度为5%的葡萄糖500mL,8~15g止泻克痢粉灌服处理。

2.羊传染病的治疗

羊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细菌、支原体、病原菌生物支原体感染而导致的。羊一旦感染了细菌和病菌,细菌和病菌就会在羊体内进行繁殖,从而释放出毒素和疾病因子,导致羊的机体受到严重的损害。传染病大规模发病后会导致羊群大范围死亡,从而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中最为常见的羊传染病就是传染性胸膜肺炎,该传染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包括间接传播和直接传播。羊一旦患上传染性胸膜肺炎,就会出现体温上升、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主要应用的是0.5g九一四,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加2g红霉素,每5d服用1次红霉素。

3.羊寄生虫疾病的治疗

羊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蛔虫、螨虫和线虫等寄生虫寄生在羊体内而导致的疾病,羊寄生虫疾病具有群发性和季节性。羊寄生虫病对羊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会在羊体内产生毒素、剥夺羊的营养,从而对羊的器官产生损伤,导致羊产生继发性疾病或者营养不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羊发生死亡。最常见的羊寄生虫病是肝片吸虫病,该疾病易发生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并且羊一旦发生该疾病还会诱导其发生其他的寄生虫疾病。对于肝片吸虫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口服硝氯酚,按照羊的体重给予硝氯酚口服,3~4mg/kg。

(四)出栏前育肥管理

1.育肥技术

(1)育肥方式有放牧育肥、舍饲育肥、混合育肥3种方式

放牧育肥优点是育肥成本低和经济效益较高。缺点是常常受到气候和草场因素变化的干扰和影响,育肥效果不稳定。育肥羊可利用淘汰的公羊、母羊或断奶的非后备公羔。舍饲育肥是根据羊育肥前的状态,按照饲养标准配制日粮,完全进行舍饲喂养的一种育肥方式。舍饲育肥羊经30~60d快速育肥达到上市标准,饲料、圈舍、劳力等投入相对较高,但可按市场需要实行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从而获得规模效益。舍饲育肥羊的来源主要是增重潜力大的羔羊。混合育肥有2种情况,增重速度较慢的羔羊或周岁羊可先放牧育肥至秋末草枯后,对抓好膘的羊再舍饲育肥30~40d后出售;增重速度较快的羔羊可在放牧基础上进行补饲草、料的育肥方式。

(2)不同羊的育肥特点

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育肥断乳羔羊和成年羊生产羊肉。断乳羔羊育肥包括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两个过程,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饲料作育肥日粮,而成年羊育肥主要是脂肪沉积过程,需要高能量饲料作育肥日粮。

(3)待育肥羊的管理

待育肥羊到达育肥舍的当天,给予充足的饮水和喂给少量干草,减少惊扰,让其安静休息。休息过后,应进行健康检查、驱虫、药浴、防疫注射和修蹄等,并将其按年龄、性别、体格大小、体质强弱等状况组群。对于育肥公羊,早熟品种8月龄、晚熟品种10月龄以上的公羊应去势,但6~8月龄以下的公羊不必去势。最初2~3周要勤观察羊只表现,及时挑出伤、弱、病的羊,给予治疗并改善环境。

(4)断乳羔羊育肥技术

断乳羔羊除部分被选留到后备羊群外,大部分需经育肥后出售处理。体重小或体况差的羔羊进行适度育肥,体重大或体况好的羔羊进行强度育肥。羔羊进入育肥圈后,不论采用强度育肥或适度育肥,都要经过预饲期。预饲期约14d,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育肥开始的第1~3d;第2阶段为第4~10d;第3阶段为第11~14d。第1阶段只喂干草和保证充足饮水,目的是让羔羊适应新环境。此后仍以干草为主,但逐渐更换为第2阶段的日粮,第7d更换完毕并喂到第10d;之后再逐渐更换为第3阶段日粮,到第14d换完,第15d进入正式育肥期。预饲期日粮配方:第2阶段为玉米粒25%、苎麻干草64%、糖蜜5%、饼粕类5%、食盐l%、抗生素50mg,精粗比为36∶64;第3阶段为玉米粒39%、干草50%、糖蜜5%、饼粕类5%、食盐1%、抗生素35mg,精粗比为50∶50。预饲期结束后进入正式育肥期。正式育肥期一般每d饲喂2~3次,育肥羊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清洁饮水。此期应根据育肥计划和当地条件选择日粮类型。日粮类型可分为精料型、粗料型和青贮饲料型3种,参考日粮如下:

①精料型日粮。仅适于育肥体重较大的健壮羔羊。入圈时绵羊羔活重为35kg左右,山羊羔为25kg左右,育肥期为40~55d,为强度育肥。精料型日粮配方为:玉米粒96%,蛋白质平衡剂4%,矿物质自由采食。其中蛋白质平衡剂的组成:苎麻62%、尿素31%、黏固剂4%、磷酸氢钙3%,经粉碎混匀后制成粒径0.6cm的颗粒饲料。矿物质配方:石灰石50%、抓氯化钾15%、硫酸钾5%、微量元素盐28%、氧四环素50g加预混料454g占2%。微量元素盐成分是多种微量元素3%、食盐32%,磷酸氢钙65%。该育肥日粮中不含粗饲料,为了保证每只羔羊每日摄入45g的粗纤维,可以单独喂给少量秸秆,也可用秸秆当垫草来满足。

②粗料型日粮。可分为中等能量和低等能量两类日粮配方。中等能量日粮:配方1为玉米粒58.75%、苎麻草块40%、黄豆饼1.25%,另加抗生素1%。配方2为全株玉米65%、干草20%、蛋白质补充剂10%、糖蜜5%。蛋白质补充剂成分为黄豆饼50%、麸皮33%、稀糖蜜5%、尿素3%、石灰石3%、磷酸氢钙5%、微量元素加食盐占1%,此外,每千克补充剂中加维生素A3.3万IU,维生素D0.33万IU。低等能量日粮:配方1为玉米粒53%、干草47%,另加抗菌素0.75%。配方2为全株玉米58.75%,干草28.75%,蛋白质补充剂7.5%,糖蜜5%,其中蛋白质补充剂成分同中等能量配方2。

饲喂该日粮应严格按照渐加慢换原则,逐步转向育肥日粮的全喂量。达到全喂量后,将总量均分成2份,早晚各喂1份。每次喂饲时,先喂蛋白质补充剂或玉米等,吃完后再喂给干草。

③青贮型日粮。玉米青贮饲料占日粮67.5%~87.5%,育肥羔羊开始应饲喂预饲期日粮10~14d,再转用青贮饲料型日粮,逐日增加10~14d内达到全量。育肥期羔羊日增重达到110~160g,日进食量不能低于2.3kg。两种典型日粮配方:配方1为碎玉米粒27%、青贮玉米67.5%、黄豆饼5%、石灰石0.5%,维生素A和维生素D分别为1100IU和110IU,抗生素11mg。配方2为碎玉米粒8.75%、青贮苎麻+玉米饲料87.5%、蛋白质补充料3.5%、石灰石0.25%,维生素A和维生素D分别为825IU和83IU,抗生素11mg。

(5)成年羊育肥技术

待育肥的成年羊主要为淘汰公羊、母羊及瘦弱羊,多采用混合育肥。夏季成年羊以苎麻园放牧育肥为主,日补饲精料0.4~0.5kg。秋季育肥是将育肥羊转入苎麻园放牧,待膘情转好后,再转入舍饲育肥。舍饲育肥期间日粮中应有一定数量的多汁饲料,几种典型日粮配方:配方1为禾本科干草0.5kg、青贮苎麻饲料4kg、碎谷粒0.7kg。配方2为禾本科干草1kg、青贮苎麻饲料1kg、碎谷粒0.7kg。配方3为青贮苎麻饲料4kg、碎谷粒0.5kg、尿素10g、秸秆0.5kg。配方4为禾本科干草0.5kg、青贮苎麻饲料2kg、碎谷粒0.4kg、多汁饲料0.8kg。有饲料加工条件的地区,育肥最好改用颗粒饲料。典型日粮配方:配方l为禾本科草粉35%、秸秆44.5%、精饲料20%、磷酸氢钙0.5%。配方2为禾本科草粉30%、秸秆44.5%、精饲料25%、磷酸氢钙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