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副产物肉牛饲喂技术

三、 甘蔗副产物肉牛饲喂技术

(一)日粮调配

根据肉牛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甘蔗副产物饲料进行合理调配,推荐以下配方(表4-4)。

表4-4 不同生长阶段肉牛日粮配方 (单位:kg)

(二)饲料取用及注意事项

甘蔗副产物一般含糖量比较高,所以青贮制作20~30d后即可开始取用。取出后当天喂完,不可在外堆放。清除全部覆盖物如黏土、甘蔗渣、木薯渣、上层发霉青贮料等,由上而下取用,保持表面干整,每次取用的厚度不应小于5~9cm,取后及时覆盖草帘或席片。

碱化蔗渣发酵饲料一般袋装保存15~20d后即可开始取用,这种生物发酵饲料具有酸香味浓,适口性好,水分比单独甘蔗梢叶青贮低,粗蛋白含量也有一定的提高,增重效果优于普通青贮饲料。因为碱化蔗渣发酵饲料是袋装保存的,每袋50kg左右,按照需要取用,一次用不完的饲料,可以扎好袋口,第二天继续饲用。

蔗渣经高温高压蒸汽膨化制成膨化蔗渣饲料,使蔗渣的消化率大大提高,且质地松软,有焦糖香味,适口性好,干物质比青贮料高,可以作为粗饲料直接饲喂。饲喂时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取用,剩余部分可以露天保持不变质。

糖蜜固体饲料水分比较低,含糖量高,适口性好,在日粮中增加有利于提高肉牛采食量,同时有加速育肥的作用。糖蜜固体饲料是袋装保存,饲喂时按需取用,取完要扎好袋口。

(三)饲喂方法

按照上述不同生长阶段肉牛的营养需求进行调配,将需要的饲料称好,放入搅拌机(有条件的可以采用TMR)搅拌均匀后进行饲喂。饲料的饲喂量要根据肉牛采食情况进行调整,刚开始饲喂甘蔗副产物饲料时,喂量由少到多,先与其它饲料混喂,使其逐渐适应,切忌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若青贮饲料酸味太大,可在日粮中添加碱性物质进行中和来改善适口性。

此外,饲料种类不宜频繁更换,当日粮的饲料品种稳定下来后,尽量不要做太大的调整,防止因更换饲料而引起牛消化不良或生产不稳定。

(四)饲喂效果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刘建勇等(2011年)研究表明,添加EM菌剂青贮,能有效提高甘蔗梢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提高甘蔗梢的消化利用率,在不补饲精料的情况下,单独饲喂经EM菌剂微贮后甘蔗梢青贮,水牛平均日增重达314g,分别补给0.5kg肉牛浓缩料、2.0kg和4.0kg肉牛精料补充料,水牛平均日增重为820g、1065g和1431g,黄牛平均日增重比水牛稍低;甘蔗梢添加尿素青贮后,在不补饲精料条件下单独饲喂,水牛育肥平均日增重达764g,分别补给0.5kg浓缩料和2.0kg、4.0kg精料补充料,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41g和1142g、1427g;单一饲喂甘蔗梢尿素青贮,可基本满足繁殖母牛的能量及粗蛋白需要。李乔仙等(2015)以甘蔗梢为基础粗饲料持续9个月育肥云南黄牛,公牛和母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67kg和0.79kg,屠宰率分别为63.20%和61.70%。

(五)甘蔗梢叶饲料组合效应研究

甘蔗叶与不同蛋白原料以不同的精粗比进行组合后,发现甘蔗叶与豆粕的组合产气量高于其他各蛋白原料的组合(图4-2,表4-5),且以精粗比为3∶7及5∶5组合高于精粗比1∶9的组合。发酵液干物质消失率则是甘蔗叶与菜粕及豆粕的组合高于其他蛋白质原料,且随着精粗比的提高,消失率随之提高(表4-6)。发酵液挥发酸产量以甘蔗叶与菜粕在精粗比为3∶7的组合下最高。以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及挥发酸产量为指标进行计算组合效应(表4-7),发现甘蔗叶与菜粕在精粗比3∶7的组合下综合组合效应为2.30,高于其他组合。综上所述,建议甘蔗叶的组合为玉米:18%,菜籽粕:12%,甘蔗叶:70%。

图4-2 甘蔗叶不同组合的产气量

表4-5 甘蔗叶不同组合的产气参数

续表4-5

表4-6 甘蔗叶不同组合发酵参数

表4-7 甘蔗叶不同组合的组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