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饲喂肉牛技术

六、苎麻饲喂肉牛技术

(一)苎麻饲喂肉牛效果

用苎麻副产物青贮饲料饲喂肉牛,每天每头饲喂量按体重的3%~5%饲喂;精饲料喂量要根据肉牛的个体和需求量确定一般按体重的1%配料。

青贮苎麻副产物和苎麻嫩茎叶的关键营养指标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13%和20%。青贮工艺技术,不仅可保持其营养特性,而且可以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利用苎麻青贮饲料喂养奶牛、肉牛,在保持生产性能稳定的条件下,可替代30%的精饲料。

据张家界市农科所的实验结果:用苎麻副产物青贮饲料饲喂肉牛,每天每头饲喂量按体重的3.0%饲喂,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肉牛平均生长速度每头每天可以达到1.70kg,比对照组(粗料饲喂稻草和酒糟,精料按体重1%饲喂)高0.14kg。

(二)苎麻饲喂奶牛效果

对试验奶牛进行1个星期以上的预试期。预试期投喂干麻叶量由少至多,有梯度增加,一日三餐,增致试验期投喂量,而投喂精饲料,应有梯度递减,避免试验期开始一段时间内,精料突然减少引起负作用。对照奶牛不投喂干麻叶而按正常标准喂养。具体预试期天数依奶牛采食干麻叶量较为稳定为准。

试验期49d,供试奶牛每天每头投喂干麻叶3kg,一日三餐,同时减少每天每头精饲料投喂量1.5kg,青饲料自由采食。对照奶牛不喂干麻叶而按正常标准喂养[精料为4.5kg/(d·头)],每天对试验奶牛、对照奶牛所产鲜奶按每头分别计量。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舍内,严格分开两排固定喂养。专人负责,两组奶牛日常相同管理。做好试验系统登记,每日测定试验牛的采食量、产奶量,每日注意观察试验牛的食欲和健康状况。试验发现饲喂苎麻叶的奶牛平均每头产奶量为[28.41kg/(d·头)],比对照组[27.76kg/(d·头)]略微增产。饲喂苎麻叶的奶牛所产的鲜奶的营养成分与对照组基本相同。饲喂苎麻叶的优势为,可以降低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率,试验期与预饲期60多d,饲喂苎麻叶奶牛只用消炎剂消炎1次,而对照组奶牛用了2~3次。另外,苎麻叶与精饲料比成本降低,干麻叶替减精饲料喂养,达到投喂干麻叶而减少精饲料投喂量,从而节约成本。

(三)苎麻饲料组合效应研究

苎麻茎叶与不同蛋白原料以不同的精粗比进行组合后,发现苎麻茎叶与菜粕、豆粕、棉粕组合产气量较高(图4-6,表4-20),且分别以精粗比为5∶5、3∶7及5∶5组合高于其他精粗比组合。发酵液干物质消失率也是苎麻茎叶与菜粕、豆粕、棉粕在5∶5组合高于其他蛋白质原料组合,且随着精粗比的提高,消失率随之提高(表4-21)。发酵液挥发酸产量以苎麻茎叶与豆粕、棉粕组合最高。以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及挥发酸产量为指标进行计算组合效应(表4-22),发现苎麻茎叶与DDGS、豆粕及菜粕在精粗比5∶5、1∶9和1∶9的组合下综合组合效应高于其他组合。综上所述,建议苎麻茎叶的组合为玉米:30%,DDGS:20%,苎麻茎叶:50% 或者玉米:6%,豆粕/棉粕:4%,苎麻茎叶:90%。

图4-6 苎麻茎叶不同组合产气规律

表4-20 苎麻不同组合产气参数

表4-21 苎麻不同组合发酵参数

表4-22 苎麻组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