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饲喂肉牛技术

七、桑叶饲喂肉牛技术

(一)试验研究

1.桑叶青贮饲喂肉牛效果

(1)试验材料

桑叶产自云南省楚雄市姚安的4~5年桑树,品种为农桑14号。

(2)试验动物

健康、体况良好的云岭牛与云南本地黄牛杂交F1代公牛24头。

(3)试验设计

桑叶处理设2个青贮处理组,分别为添加2%玉米面袋装青贮(按鲜样重计)和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按鲜样重计,全株玉米∶桑叶=85∶15);青贮40d后开封,分别进行肉牛饲喂效果试验,Ⅰ为添加玉米面桑叶青贮试验组,Ⅱ为对照组,Ⅲ为桑叶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试验组,Ⅳ为对照组。试验分组及日粮设计详见表4-23,试验期100d,其中,预试期10d,正式期90d。精料配方:玉米46%、大麦5%、麦麸7.5%、米糠9.5%、酒糟粉7%、豆粕5.5%、菜粕12%、棉粕3%、预混料2%、小苏打0.5%、氯化钠1.5%、植物油0.5%。

表4-23 试验分组及日粮设计(DM%)

注:同一行肩标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4)试验牛饲养管理

试验前进行驱虫、免疫,每天早晚定点投喂,粗饲料充足给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5)试验结果

①青贮品质鉴定。从颜色和质地来看,桑叶添加玉米面青贮和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桑叶颜色均呈墨绿色,质地柔软不沾手,有淡的酒香味和酸味,40d后pH值分别为5.19和4.29。综合来看,桑叶的两种青贮方式的品质都较好,无霉变腐烂现象。

②桑叶青贮营养成分分析。桑叶粗蛋白和钙的含量分别为21.49%和3.16%,是全株玉米的2.6倍和159倍;全株玉米添加桑叶混合青贮后,粗蛋白提高38.1%,NDF下降29.6%,钙、磷含量大幅度提高,表明全株玉米添加桑叶进行青贮,可显著提高营养价值(表4-24)。

表4-24 桑叶青贮营养成分分析表(干物质基础,%)

③饲喂肉牛增重效果。饲喂桑叶青贮的Ⅰ组和Ⅲ组93d平均日增重均超过1.0kg。Ⅰ组与Ⅱ比较,平均日增重提高24.2%,表明在肉牛日粮中添加桑叶青贮可显著提高增重(P<0.05);Ⅲ组与Ⅳ比较,平均日增重提高36.88%,表明全株玉米青贮时添加15%的桑叶,青贮品质好,肉牛增重显著(P<0.05)(表4-25)。

表4-25 桑叶青贮饲喂肉牛增重结果分析表

2.桑枝叶草粉与苜蓿干草饲喂肉牛效果比较

(1)试验材料

桑枝叶粉产自江苏丹阳市5年生桑树,品种为丰驰,8月份机械采收,留茬高度15~20cm,经110℃干燥,粉碎后过40目筛。苜蓿干草产自云南省陆良县,机械采收盛花期紫花苜蓿自然晾晒。

(2)试验动物

选用健康的、体况良好的10~12月龄云岭牛公牛16头,平均体重为(268.96±29.09kg)。

(3)试验设计

将16头云岭牛阉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分别为桑枝叶草粉组(每天每头:桑枝叶粉2kg+精料3kg)和苜蓿干草组(每天每头:苜蓿干草2kg+精料3kg),基础日粮为玉米秸秆青贮,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预试期10d,正试期120d。

精料配方:玉米46%,米糠9.5%,麦麸7.5%,豆粕5.5%,菜粕12%,棉粕3%,酒糟粉7%,大麦5%,预混料2%,小苏打0.5%,盐1.5%,植物油0.5%。

(4)试验结果

①桑枝叶粉与苜蓿干草常规营养成分比较。桑枝叶粉与苜蓿干草相比,粗脂肪低55.61%、粗纤维低14.72%、中性洗涤纤维低16.05%、酸性洗涤纤维低5.44%、干物质低8.86%、总能低9.40%。桑枝叶粉的粗蛋白、钙、灰分的含量分别高于苜蓿干草34.98%、87.23%和7.53%(表4-26)。

表4-26 饲料日粮营养成分

②增重效果。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2组牛始重为苜蓿干草组>桑枝叶粉组,经过130d的试验,末重、总增重、日增重排列顺序均为:桑枝叶粉组>苜蓿干草组。桑枝叶粉组的总增重和日增重分别高于苜蓿干草组7.26%和7.87%。2组牛每天饲喂的桑枝叶粉、苜蓿干草、精料均完全采食,玉米青贮的平均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苜蓿干草组料重比高于桑枝叶粉组5.16%,说明桑枝叶粉组的饲料利用率较苜蓿干草组高。试验期间2组牛的始重、末重、总增重、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4-27)。

表4-27 试验期间云岭牛增重情况

3.桑枝叶添加比例研究

(1)试验材料

桑枝叶粉产自江苏丹阳市(丹阳市田园圣树蚕桑专业合作社)5年生桑树,品种为丰驰,8月份机械采收,留茬高度15~20cm,经110℃干燥,粉碎后过40目筛。

(2)试验动物

健康、体况良好的10~12月龄云岭牛阉牛24头,平均体重(317.06±36.72kg)。

(3)试验设计

将24头云岭牛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以玉米秸秆青贮为基础粗饲料,每天每头桑枝叶粉饲喂量Ⅰ组1kg(低桑组)、Ⅱ组2kg(中桑组)、Ⅲ组3kg(高桑组),Ⅳ组0kg(对照组),精料补材料各组每天每头3.0kg,采用全混日粮,按等能量等蛋白设计日粮配方,Ⅰ组桑枝叶替代豆粕5%、菜粕10%、棉粕2.5%,Ⅱ组桑枝叶替代豆粕2%、菜粕5%、棉粕2.5%,Ⅲ组桑枝叶替代豆粕0%、菜粕2.5%、棉粕0%。每天早晚投喂,充足给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预试期10d,牛只适应后进入正式期(表4-28)。

表4-28 各处理组日粮配方及营养成分(DM%)

注:除总能为计算值外,其余指标为实测值

(4)试验结果

从平均日增重来看,高桑组最高,其值为0.86,依次是对照组0.85、中桑组0.68、低桑组0.65,高桑组与低桑组和中桑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2.31%和26.47%,差异显著(P<0.05);高桑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低桑组、中桑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低桑组和中桑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桑枝叶饲喂量的增加,平均日增重有呈增高的趋势。表明肉牛日粮中用桑枝叶替代常规豆粕、棉粕、菜粕等蛋白型饲料是可行的,桑枝叶适宜饲喂量为3kg/d·h-1

从干物质采食量来看,高桑组采食量最高,其值为8.73,分别比中桑组(8.05)高出8.45%、对照组(7.62)14.57%、低桑组(7.59)15.02%。表明随着饲喂量的增加,干物质采食量呈增加趋势。

从料重比来看,对照组最低,其值为8.96,与低桑组(11.68)、中桑组(11.83)和高桑组(10.15)相比分别低了30.3%、32%、13.28%,显著差异(P<0.05),高桑组料重比最低,分别比低桑组和中桑组低13.01%和14.20%(表4-29)。

表4-29 不同添加量桑枝叶粉肉牛饲喂效果

注:肩标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4.桑枝叶育肥肉牛生产雪花牛肉试验

(1)试验材料

桑枝叶粉产自江苏丹阳市,品种为丰驰,8月份机械采收,经110℃干燥。

(2)试验动物

健康、体况良好的12月龄云岭牛阉牛6头,平均体重(296.17±23.31kg)。

(3)试验方法

按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雪花牛肉育肥专利技术,日头均饲喂2kg桑枝叶,全部替代精料中的豆粕,设计相应日粮配方,Ⅰ组为试验组,Ⅱ组为对照组,育肥21个月,进行屠宰、排酸、分割、分级,排酸时间10d,分级评价参照日本和牛雪花牛肉分级标准。

(4)试验结果

①增重效果。由表4-30可知,用桑枝叶全部替代豆粕,635天育肥期的平均日增重为0.65kg,微高于对照组的0.64kg,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桑枝叶替代豆粕不会对增重造成不利影响。

表4-30 雪花牛肉育肥全期增重情况表

注:同行肩标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②屠宰性能及分级评价结果。从表4-31可知,桑枝叶草粉替代豆粕育肥云岭牛,可以生产出A2以上等级雪花牛肉(1头A4级,3头A3级,1头A2级),其它屠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脂肪比对照降低了23%。

表4-31 雪花牛肉育肥屠宰情况表

注:同列肩标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净肉率按剔除多余脂肪和碎肉的净肉重计算

(二)桑枝叶饲料组合效应研究

桑枝叶与不同蛋白原料以不同的精粗比进行组合后,发现桑枝叶与菜粕、豆粕组合产气量高于其他各蛋白原料的组合(图4-7,表4-32),且分别以精粗比为3∶7及5∶5组合高于其他精粗比组合。发酵液干物质消失率则是桑枝叶与豆粕、菜籽粕组合高于其他蛋白质原料,且随着精粗比的提高,消失率随之提高(表4-33)。发酵液挥发酸产量以桑枝叶与豆粕、菜粕组合最高。以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及挥发酸产量为指标进行计算组合效应(表4-34),发现桑枝叶与豆粕及菜粕在精粗比1∶9和3∶7的组合下综合组合效应高于其他组合。综上所述,建议桑枝叶的组合为玉米:6%,豆粕:4%,桑枝叶:90% 或者玉米:18%,菜籽粕:12%,桑枝叶:70%。

图4-7 桑枝叶不同组合产气规律

表4-32 桑枝叶不同组合产气参数

续表4-32

表4-33 桑枝叶不同组合发酵参数

表4-34 桑枝叶不同组合组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