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副产物饲料化利用示范案例

第五节 蚕桑副产物饲料化利用示范案例

案例:重庆开县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饲料桑产业。

三峡大坝蓄水后,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同时库区生态环境和民生问题备受关注。立足于三峡库区实地特情,因地制宜,开展库区后续建设工作,有利于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构建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使国家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得到有效保护;有利于对有关地质灾害进行更有效的治理,确保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桑树不仅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也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桑树能适应消落带水淹的恶劣环境,可以满足三峡库区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多重需求。国务院三峡办雷加富副主任视察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时指出:“桑树是库区植被修复的优先树种,应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利用桑树的特点,并科学的配置相关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壮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桑树生态产业,对于促进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饲料桑在三峡库区得到了大力发展,仅开县一地,近3年新增饲料桑园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以桑叶为功能饲料,带动桑叶养鸡、奶牛、草鱼等特色养殖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重庆桑源养殖公司是开县政府大力扶持的龙头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畜禽饲料桑园种植基地,基地面积2400亩,形成了年产桑叶粉1.2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常年存栏德国罗曼粉鸡12万羽,年产“三峡桑源”牌桑叶蛋230万千克。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钱正英院士、国务院三峡办雷家富副主任、卢纯副主任、原林业部副部长刘宇鹤、重庆市副市长张鸣等领导都到公司指导和调研,并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公司通过与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解决了饲料桑栽培、管理、加工、利用、鸡粪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渐渐形成了较完善的饲料桑产业化技术体系。公司将饲料桑园中的嫩绿桑叶和枝条经过采集、切割、干燥、粉碎和精加工,制成桑叶粉,再进行严格的科学配比,加入鸡饲料中,形成桑叶功能饲料。桑叶饲料则保证了鸡对蛋白质,钙的摄入,同时可以有效地调节鸡的内分泌功能,提高蛋鸡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抗病功效。在蛋鸡饲料添加桑叶粉,可以大幅度降低其腹脂率,提高老龄蛋鸡的产蛋率,延长其产蛋周期。母鸡在产蛋期间,会有大量脂肪沉积在其腹部,大约产蛋300枚后,其产蛋率会大幅下降,需要淘汰;而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桑叶粉后,有效地抑制了腹脂的沉积,可以使每只母鸡平均产蛋量提高到370枚后再行淘汰,从而大量节省了鸡场生产成本。桑叶饲料还可以降低鸡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提高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桑叶饲料鸡蛋更加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司在2014年获得了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桑叶鸡蛋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符合《绿色食品蛋与蛋制品》(NY/T 745-2011)的规定。经PONY测试检验,产品符合国家农质办鲜禽蛋类的质量标准。由于桑叶鸡蛋品质高,市场销售价格也远高于普通鸡蛋,公司正常桑叶鸡蛋批发价格为17.2元/kg。公司是西部地区产业链最完整的蛋品企业,在北京、成都、天津、上海等地都有“三峡桑源”的足迹,公司已和重庆汇融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集团旗下“快易达”配送服务已经覆盖了全重庆。公司自有代理销售点也达到了370个,品牌形象店6个,区域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1%,2015年公司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