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副产物饲料化利用提高养殖产品品质

二、蚕桑副产物饲料化利用提高养殖产品品质

(一)日粮中添加桑叶粉提高鸡蛋、鸡肉品质

兰翠英(2012)在肉鸡饲料中添加5%~11%的桑叶粉,随桑叶粉添加量的增加,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逐渐增加,其中11%桑叶粉添加组的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11.67%(P < 0.05),8%、11%桑叶粉添加组的料肉比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7.65%和16.34%(P < 0.05)。而平均日增重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 > 0.05)。

桑叶粉的添加极显著地降低了肉鸡腹脂率,其中5%桑叶粉组的腹脂率较对照组降低39.81%(P < 0.05)。除腹脂率外,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其它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 0.05)。

表5-9 桑叶粉对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占总脂肪酸%)

续表5-9

(引自兰翠英,2012)

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桑叶粉,除5%桑叶粉组的必须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 < 0.05),其他各组的氨基酸含量均与对照组的无显著差异(P > 0.05)。但5%、8%桑叶粉组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包括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含量相对于对照组有上升的趋势。

上述试验结果,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其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会提高,但能极显著地降低肉鸡腹脂率,提高鸡肉脂肪中ω- 6/ω- 3脂肪酸的比例,且呈味氨基酸有上升趋势(表5-9)。

兰翠英等(2012)在412日龄的罗曼粉蛋鸡日粮中添加桑叶粉,结果表明,桑叶粉的添加有提高蛋黄颜色、蛋黄PUFA含量的作用,但降低了蛋鸡产蛋率和产蛋量,提高了料蛋比,鸡蛋单位产量的饲料成本有所提高(表5-10)。刘美玉(2013)、李万军(2012)、孙振国(2011)等人研究结果相似。

表5-10 蛋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

注:同行数据肩标字母有一相同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 0.05),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 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 0.01)

(二)水产饲料中添加桑叶粉改善鱼类健康水平

鱼类主要是消耗饲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作为能量源的,对糖类的消化率很低。鱼饲料中糖类成本较低,且糖类能在饲料的膨化、黏合上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饲料中需要添加适量的脂肪和糖类。鱼类生长受水温影响,池塘养殖鱼类生长适宜温度时期短,为了提高养殖效率,通常会使用高能高脂饲料。但日粮中能量和脂肪过高,会导致鱼类肥胖,增加肝脏负担,并降低鱼肉品质。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桑叶粉,可以有效抑制糖代谢,减轻肝脏负担,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在饲料中添加2%~8%水平桑叶粉可以显著降低罗非鱼、大口黑鲈的脏体比、肝体比,以及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粉可以有效治疗罗非鱼高脂血症,使其脂质代谢恢复正常水平,不会影响其生长性能。另外,高脂低氮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可以有效改善大口黑鲈的脂质代谢,使其生长性能不会受到影响(表5-11,表5-12)。这为生产实践中推广低氮高能饲料,尤其是大口黑鲈等肉食性鱼类易导致肝代谢负荷加重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林仕梅,2014)。

表5-11 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引自林仕梅,2014)

表5-12 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大口黑鲈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

(引自林仕梅,2014)

(三)奶牛饲料中添加桑叶粉提高牛奶品质

近年来,利用桑叶粉代替部分精料饲养泌乳奶牛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郭建军(2010)选取胎次和泌乳期相对一致的奶牛4组,每组10头,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添加占精料3%的桑叶粉,第3组添加占精料5%的桑叶粉,第4组添加占精料10%的桑叶粉,预试期10d,试验期150d,正式试验后每10d测1次产奶量和相关指标。

表5-13 日粮中添加桑叶粉对牛奶品质的影响

(引自郭建军,2010)

从表5-13可见,平均产奶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平均乳脂率略有下降,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但3%桑叶粉组平均乳蛋白率比对照组提高了6.8%,5%桑叶粉组比对照组提高7.9%,5%桑叶粉组比对照组提高了4.8%。日粮中添加桑叶粉大幅提高了牛奶中维生素 E含量。添加不同比例桑叶粉组维生素 E含量平均比对照组提高了40%以上,但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更重要的是,日粮中添加桑叶粉能显著降低牛奶中体细胞含量,3%桑叶粉组比对照组降低17.1%,5%桑叶粉组比对照组降低了29.2%,10%桑叶粉组比对照组降低了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