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简介
《20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这本书是由.贾小瑞著创作的,《20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共有107章节
1
序
这几天,一直在读《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读完,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山川辉映,美不胜收。 对于学术专著,特别是有关文学的学术专著,我特别喜欢思与诗结合、理...
2
目录
目 录 序 绪 论 一、海洋文学的鉴定 二、海洋文学的研究现状 三、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的视界 第一章 山东海洋文学的文化根脉 第一节 自然的辩证 一、“渔盐之...
3
绪 论
...
4
一、海洋文学的鉴定
世界各国知名的文学史论著,几乎都没有将“海洋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进行陈述与探讨,甚至常被当成马首是瞻的韦勒克在其《文学理论》中明确表示“19世纪海员小说以及...
5
二、海洋文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的海洋文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直缓慢地发展。直到21世纪,论文、专著和课题呈现出迅猛的生长态势,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基本形成。笼统来看,中国古代海洋...
6
三、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的视界
在地域性文学认定时,理论界没有统一的定规,但大家共同考虑的因素有三。其一,出生、成长于某地。其二,工作、写作于某地。其三,写作对象包含某地。拥有这三项者,可谓全...
7
第一章 山东海洋文学的文化根脉
任何文学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和其他社会活动息息相关,彼此产生或隐或显或微或著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论,对文学影响最直接、最突出的应是广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创...
8
第一节 自然的辩证
...
9
一、“渔盐之利”
山东海区,物产种类极多,单是可食产品就繁多易得,古籍多有记载。《史记》卷28《封禅书》曰:“东海致比目之鱼”。三国时吴人陆玑《毛诗疏》说东莱产尉鱼。《文选·吴都...
10
二、沧海之险
拥有“渔盐之利”的同时,山东海疆居民也饱受了沧海无边无靠、海水肆虐猖狂、风暴狂野凶猛等地理劣势。在海洋知识、海洋科技缺乏的时代,海疆人们的人身财产和生活生产在海...
11
三、豪悍尚义
“渔盐之利”与沧海之险世世代代在山东海疆居民身上发挥作用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马克思指出:当人们从事某种具体的物质生产活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
12
第二节 战争的利弊
山东半岛不仅海疆区域广大,海洋地貌与物产丰富,而且地处我国最东端,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遥望日本南部列岛。作为我国海防的前沿阵地之一,山东海疆的地理位置...
13
一、海战硝烟
在远古时期,当人们的军事能力还不足在海洋上显示神威时,大海是天然的屏障,可以保护当地民众不受外来势力的惊扰。但因此,兵家也会视其为宝地而展开争夺。古代山东海疆时...
14
二、海防抗争
与海上侵犯相伴随的,是山东海防意识的提升与相应防卫措施的实行。隋唐以前,由于大海的天然屏障或国力的强盛,政府无需关注海防,但到北宋情况有变。北宋时期,辽国虎视眈...
15
三、尚武爱国
战争及相关的军事活动是一把明晃晃的双刃剑。一方面,无论战争的爆发是否与正义有关,它都会对人类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文明造成损害。生灵涂炭、肉体毁灭、惨绝人寰的景象一目...
16
第三节 想象与神话
你使用了多少青与蓝 将流体浩渺的自我 染得如此苍郁而沉奥 以至盘古以来,人类 都无法真正看透你[31] 这是烟台诗人王雷所作组诗《大海颂》的题记,它以诗语的情致...
17
一、海洋与想象
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大海与文学的关系呢?我觉得,一方面,大海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它和乡土、山地等地理类型一样,对作家精神的锻造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自然...
18
二、蓬莱神话
濒海环境培育出的想象力与玄思力具有很强的衍生性,会催生超越性的思维活动,正如德国著名传记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所说:“任何人只要居住在海边,并时常凝望那深不可测的...
19
第四节 方术与道教
在山东海洋文化的构架中,由蓬莱神话、海上仙话演化出颇具系统性的方术文化。方术文化与蓬莱神话、海上仙话深深地扎根于同一个黑洞——人类的欲望。美好的地方“未至,望之...
20
一、方术活动
方士们最初活跃于战国时期燕齐沿海一带,据《史记·封禅书》所言,齐人邹衍以“阴阳主运,五德始终”学说受到诸侯青睐而显赫一时,方士们运筹帷幄将其学说吸收到自己的言论...
21
二、徐福传奇
在入海求仙的活动中,齐人徐福可谓最知名的人物。徐福,即徐巿,字君房,秦时齐地(今山东龙口,即原黄县)人,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
22
三、道教之盛
与方士文化的衰落相伴随的,是道教的兴起。西汉时期,方仙道与黄老道合二为一,萌生出道教。东汉末,道教逐渐取代方仙道。但众多方士之术,如祠灶、谷道、候神、望气、导引...
23
第五节 山东海洋文学传统
山东海疆人民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与思维活动等都离不开朝夕相伴的大海,而这些活动又都加强着海疆人对大海的依赖、喜爱与崇尚。同时,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与山东半...
24
一、题材的丰富
从题材来看,古代山东海洋文学大体可分为四类。数量最多的一类往往由海上风光遐想到神话传说,穿插海神海怪、仙山仙洲、秦皇汉武等话题,将自然的奇伟与想象的瑰丽融为一体...
25
二、理想的建构
在古今贯通的心向自然的咏唱与求索之中,我们还能发现山东海洋文学另一个传统的存在,那就是以乐土想象所表达的理想主题。 所谓乐土,实即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栖居地,它深受...
26
第六节 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的发生现场
文学不是天外来客,文学的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还需要一定的创作主体素质。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的发生,既遵循着文学发生的一般规律,又有着来自物质环境与主体素...
27
一、文学的发生
对于文学的发生,古今中外各界豪杰大试身手,作出了各式各样的解答。有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进行的解说,有从心理学角度作出的分析,有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界说,有从实践和精神...
28
二、海洋文学的发生
具体到海洋文学,其发生也遵循着文学的一般规律,同时,其环境机制具有自己的具体性与特殊性。毫无疑问,海洋文学是在海洋文化语境中生成的。海洋文学的航船乘风破浪、直挂...
29
第二章 苦难的渊薮
要么是狂风夹着巨浪,无处躲藏的小船被波涛盖过去,赶海人饥寒交迫,似乎已清楚地瞥见死神的到来;要么是船主心狠手辣,设下圈套将渔民沉入海底,尸身被浪涌冲上沙滩;要么...
30
第一节 沧浪之险的常与变
不同于乡土文学,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的苦难首先与茫茫大海有着血缘般的天然联系。人与大海的搏击,既有人力匮于海上暴风雨的恒常,又有气象学、科技等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