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的光热
生存之上就是发展。当社会的进步与女性的解放使女性获得了基本的生存保障之后,女性自然会追求更美好更理想更自由的生活。这样高级的需要在新时期山东海滨女子身上就具体化为物质的丰富、精神的满足与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张炜的短篇小说《三大名旦》中的大萍儿就是这样的代表。大萍儿是一位美丽的农村姑娘,她不仅干活样样出色,而且有自己的追求。她喜欢干干净净,喜欢漂漂亮亮,喜欢读书交友,喜欢吹箫抒情,喜欢自由恋爱。而她这些对更美好的物质生活与更自由的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行动却遭遇村民的误解。这是传统与现代在人生观与性别观上的交战。在几千年渔猎兼农耕的艰难之道上,生存是头等大事,大多海边人还无暇顾及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无形中促成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静守式人生观。而长久以来将女性视为男性附庸的观念依旧残存,成为远离现代文明的偏僻农村评判女性的重要依据。大萍儿虽然不免为此忧愁,但她没有退缩,她直面历史文化的积垢,依旧执着地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后来,在保护大堤的险情中,大萍儿冒着生命危险,像小伙子一样跳入水中,赢得了部分村民的敬佩,也遭遇了一些冷眼。大萍儿的此种壮举,显然也是溢出了传统妇女的生活边界的。整体看,村民们指摘大萍儿的“不规矩”之处正是她敢于追求更丰富多彩的人生图景、敢于冲破几千年的文化桎梏、敢于实现自我个性的杰出之处,代表着时代的进步,标示着女性的新格局,彰显了海滨女子勇敢开拓、领风气之先的特质。
卢万成的中篇小说《蓝蓝的芝罘湾》中的周茴茴是另一位冲出传统女性角色认知的海滨女子。如果说大萍儿是自我意识的自发者,是从自我本能和倔强个性中获得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与动力,那么,周茴茴就称得上是自我意识的自觉者,她清醒冷静地迎接时代赋予女性的挑战与机遇。周茴茴自我意识自觉性的根源之一是现代文明和专业知识。周茴茴的父亲是工商管理局局长,虽然父亲“正统而又严肃,家中的所有亲戚也都是那样有板有眼的生活”,但衣食无忧的成长经历显然有助于自由天性的发展,而芝罘城的现代生活中不乏开放进取、突破创新的呼唤与领引。同时,周茴茴接受过大学教育,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就是树立人的自我意识。周茴茴很自信地认为自己有先进的头脑、深刻的经济思想,应该做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她毅然辞职,走向了无比深邃广阔的大海。海边自然有劳作的女人,但一般都是补网或赶小海,都不会闯入大海深处。但周茴茴似乎压根就没有女性不入海之念,她和赶海能手比试,她被鲨鱼咬掉了左臂也毫不畏惧,她成了赶海人心目中了不起的汉子。更重要的是,周茴茴以自己宽容大度、热心侠义的性格团结了赶海人,又以自己的现代知识与过人胆识打破了传统的下海方式与经营模式,使赶海人的水下作业更安全、获利更丰厚、发展更长远。这样敢想敢干、冲破家庭栅栏的女性,显然不是传统文化规约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