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远洋的多元碰撞
2025年09月26日
第五章 涉外远洋的多元碰撞
新时期以来,随着政治环境的正常化与经济、科技实力的提高,我国的远洋事业始如绚丽的朝霞初放光彩。与之相应,新时期山东海洋文学中也出现了远洋活动的别样景观。宗良煜的长篇小说《与魔鬼同航》、中短篇小说《重归苏莲托》《白海》《绿海》《苏伊士之波》以及纪实文学《绿色钞票》等都是依托远洋背景呈现了历史、文化与人性的多元聚合。孙为刚的多篇报告文学,如《远洋渔歌》《18万浬风和浪——海丰301环球航行记事》也是在茫茫无际的浩渺海波中真实呈现山东海疆人民在新时代中的成就与困境。
众所周知,与近海的渔业生产、运输相比,远洋的相应活动面临的自然逼迫更加凶险。同时,远洋活动使得海员长期脱离坚实的陆地与多样的社会生活,久别至亲至爱与温暖家庭,更容易导致身心的失衡与压抑。而且,远洋活动是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人种的从业者荟萃于大洋之上,俨然形成一个小型的地球王国,彼此在物质生活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置身其中者在体验多彩的同时,也必须承受丰富带来的困扰与迷痛。这些有别于平常、平淡、平凡、带有一定传奇色彩的工作特点如生生不息的海浪会催动、引发海员们更加活跃的情感触角与理性思考,会让个性、人性经受更加多元的挑战与考验。因此,远洋题材是文学的富矿,我们可以在其中挖掘到复杂的感情层次与心灵矛盾,可以清理出激烈的个性差异与文化碰撞,也可以感受人类共同的情感诉求与价值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