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物的虚化
2025年09月26日
二、人物的虚化
从人物设置来看,《三个渔人》《海祭》都采用留白手法塑造了来去无踪的带有神秘性的重要人物。
在《三个渔人》中,正当老李哥、海生和小顺子在岛上待了六天,雨停雾散后,银须白发老人突然出现了。老人是谁、从何而来,三人都不得而知,询问也未得到回答。但反过来,老人“像是什么都知道”,难道老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仙?老人说:“孩子们,该送你们出岛了!”[41]是因为老人知道三人在落难之中完成了道德忏悔与精神重生,可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了?
《海祭》中的小黑孩是流浪儿,不知从何处而来,被阮老七留下碰海、钓鱼、看船、干杂活儿。小黑孩下海总是手运很好,每天都必须给阮老七家带回十斤海货,但他得到的待遇却是恶劣的:睡草棚,吃剩饭,有参观的人来,还被赶到海边,下雨下雪都不准回。小黑孩对待他人却是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人们经常得到他无私的赠予和帮助。但一场大风暴后,小黑孩不知所终。当地老百姓认为那孩子没死,那是个神孩儿,一直保佑着阮家湾,阮家湾人自发地以祭海神的规格与仪式表达对他的敬爱之情。无疑,在老百姓的祭奠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经由虚化而被神化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