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奇异的故事

二、奇异的故事

趣味的获得还有赖于曲折动人的奇异故事。钱谷融先生曾说:“奇闻异事,可以说是人类的共同心理。一个生动的故事远比一篇充满至理名言的圣人经典更有吸引力。”[22]因此,留意并讲好生活中的奇遇,是一般文学作品的成功秘诀,更是儿童题材作品的不二法门。

张岐的儿童小说《神秘的小岛》就深谙此道。小说围绕着由六位孩子组成的海滨动物调查小组的探险活动展开。他们的调查对象是海鸥岛,此岛又叫魔岛,流传着很多魔邪的故事,而孩子们的调查之旅真的充满了奇异与惊险。贯穿始终的是“海人”的神秘与恐怖。先是“海人”的传说为大家蒙上了诡异莫测的心理迷雾。而第一次见“海人”,那圆头圆眼大獠牙,多吓人呀!水根掷出鱼镳,随着一道闪光,哗啦一声,怪物没了。好奇怪啊!但这之后,作家没有紧锣密鼓地吊在“海人”一条线索上继续故事的讲述,而是回到调查可养殖海物的主线上,叙述相应事宜。仍是奇事险情不断。暴风袭来,苗绠被刮断,采苗器顺浪漂走,怎么办?孩子们被暴风雨堵截在小岛的山洞中,在寂静的深夜里,却听到洞外有人咳个不停,岂不吓人?滞留魔岛多日,没有干粮没有淡水,孩子们是怎么渡过难关的?好不容易风住了,大家却发现胆大鲁莽、痴迷探险的大雷失踪了。老龙爷爷来了,也没能找到大雷。大雷会平安无事吗?随着一个个险情的解除,孩子们迅速地成长起来,战胜了狂暴的风雨,经受了意志的考验,还发现了一个个神奇的现象,满足了求知探险的欲望,而作品的生机与趣味就在其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与此同时,“海人”的故事不时闪现,或是在亚龙查找书籍的探究中,或是在孩子们的谈论中。直到最后,谜底才被揭开:原来“海人”就是海狗啊。困惑已久的问题解决了,岂不快哉!在整体的探险故事中,作品不断抛出险情与奇异之事,就像释放了蛊惑人心的迷药,让读者在连环套似的探究中兴味盎然地一路追踪。结果呢,或是困境化险为夷,或是谜团得以解开,都给人心理上的不尽满足与无比愉悦。其中,暗设悬念、节外生枝、“草蛇灰线法”等技巧的使用巧妙自然,不断勾引读者兴味,使作品既丰腴又统一,让人在猜谜一样的心境下,欣悦地完成阅读。

另外,萧平的《海滨的孩子》引人入胜的滋味也蕴藏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变化中。两个孩子去挖蛤,会游泳的大虎去里面挖,不会游泳的二锁观潮放哨,是安全合理地安排。但二锁在寂寞中找到了围墙囚蛤的“正经事”而忘记了观看潮水涨势,结果被困。但正是在被困的险境中,大虎的机智勇敢与对二锁的深情厚谊才有了表现的机会。化险为夷后,两个孩子都得到了成长。平淡常常让人厌倦,小说的主体部分就是在制造意外中摆脱平淡,而代之以让人揪心的险情,引发人们的紧张心理,而紧张正是审美快感的重要表现。最后,惊险顺利度过,释然放松的心境又是另一种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