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新朴素

二、清新朴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海洋文学儿童题材作品有一部分是用儿童视角来建构,如萧平的《海滨的孩子》、刘饶民的部分儿歌、张岐的部分散文、张炜的《鱼的故事》《父亲的海》等。文学作品中的“儿童”,不是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或生物学意义上的儿童再现,而是成人依据现实体验、自我追求所做出的共同想象与普遍假设。在这个系统中,“儿童”是人类文化的一道彩虹,是真善美的露珠,其视角是晶莹剔透的,其感官是开放互通的,其心灵是质朴简单的。他能听得见太阳的声音,他要捉浪花回家,他将大海认作姊妹。那么,借助儿童的感官方式与心灵特性呈现出来的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精神世界,自然也会着儿童之色彩。因此,其作品新鲜、朴素、奇异,散发着阳春三月树木发芽的清纯之香,漫扬着濯清水后耳聪目明的爽目之神。当然,并不是所有以儿童视角完成的作品都清新可人,只恰恰是我们以上提到的有着这样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