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平式人物

一、扁平式人物

《徐福东渡》人物众多,依据其所处阵营,可以简单划分在四大团体之中。一为徐福及其亲友,包括两代人。一代为徐福的长辈,如徐福的父亲徐猛、四大爷徐强,师傅淳于风、莱山真人等。一代为徐福的平辈,有徐福的妻子卞姝、淳于兰,弟弟徐禄、妹妹徐芳,师兄弟淳于刚、周林、石汉、孙光、田成、田虎等。第二大团体是以秦始皇为核心的秦国军政人物,除嬴政外,还有李斯、赵高、王贲等。第三团体是齐国的上层人物,如齐王建、丞相后胜、将军田鹏等。第四阵营为蓬莱岛的土著人,包括酋长玄藏、酋长女儿阿辰,洋子、洋子女儿枝子等。另外还有一些不便划分在某一团体中,但却有一席之地的人物,如荆轲、邹衍、胶东二怪等。这些多如繁星的人物从表面看起来各不相同,有性别、年龄的生理差异,或国度、地位的社会归属之别,或性格、命运的内在区别,但从人物审美角度来看,他们又有着不约而同地共同之处,即扁平性。

“扁平人物”的概念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提出的。福斯特说:“17世纪时,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而现在有时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的长处是容易辨认与记忆,因为他们的性格比较单一、鲜明,仅仅“表现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22],即主要性格特征得到凸显、其他侧面基本不做呈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情节的发展,其突出的性格特征保持稳定不变。“扁平人物”恰合通俗小说的创作诉求。通俗文学“在功能上侧重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与可读性”[23],以通俗易懂为旨归,虽然不排斥圆形复杂类人物,但与之娱乐性目的更契合的人物应是扁平简单型的。《徐福东渡》的系列人物性格特征就充分体现了通俗小说的人物设置。我们以主人公徐福与淳于兰为例。

史书中的徐福只有寥寥数笔,绘出其传奇轮廓。而李艳祥笔下的徐福,从出生到在蓬莱岛立国称“尊”,呈现出完整的人生轨迹,显示出丰富的人生内容。作为海外探险的开拓者与领导者,徐福既有高强的武艺,又有过人的谋略,还有出色的领导能力。作为恋人与丈夫,徐福既痴情忠诚,又善解人意。对待长辈,徐福尊敬有加、彬彬有礼。对待同门师兄弟,徐福倍加爱护、宽容大度。在与齐王、秦王交涉、斡旋的过程中,徐福不卑不亢、有胆有识、有节有度,显示出自己的胆量与智慧。与蓬莱岛的土著相处,徐福以慈悲为怀,以共同发展为念,完成了领土与精神的全面征服。总之,小说呈现出的是一位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固然让人敬佩,满足了读者对理想人物的想象,但其正面特征凸显的单一性也让人感到一丝缺憾,毕竟真实历史中的人物无论如何至伟,总还是免除不了平凡人的不足之处。

淳于兰是徐福青梅竹马的恋人,她与徐福早已私订终身,但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念与徐福和父母沟通不畅的原因,她未能成为徐福的第一位妻子。在这种情况下,她劝说徐福接受卞姝:

我跟你说,从今天开始,姐姐的幸福可就全在你身上了!你们的洞房花烛夜,就定在今天吧!因为,今天是我们乾山长谈并相约的日子,值得纪念。三年后的今天,我和你举行婚礼![24]

而之后,当荆良、阿辰爱上徐福时,淳于兰又表现出善良大度、成人之美的品质,又百般劝说徐福接受二位姑娘的爱情。淳于兰每次的劝说都高屋建瓴,显示出她识大局、顾大体的非凡境界,但这种完美无瑕的表现正是扁平人物的特质,也是通俗小说常见的人物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