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用民间传说
张炜奉行大地哲学,认为自然是人之母,自然有灵、万物有应,自然养育了人类,万物与人类平等,人类应回报大地、爱护万物。这既是张炜自身经历所积聚的自然情感,又有终极意义上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考量与选择。这些神圣化的情感与思考让张炜的部分海洋小说发散着神秘主义的气息。这股浓郁的异香都来自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民间传说。
最典型的例子是《怀念黑潭里的黑鱼》。张炜在《黑鲨洋·自序》里介绍说:“《怀念黑潭里的黑鱼》中的黑潭是真的,关于它的传说也是真的。”[23]小说借助一个民间传说的讲述传递着神秘主义的讯息。这是一个怎样的传说呢?
很久以前,有一对年老的夫妇住在沙岭下,以种田为生。沙岭下边有一个普通的水潭,夫妇俩从其中汲水浇地。一天夜里,夫妇俩做了相同的梦:一个高高瘦瘦、眼睛鼓鼓的男子请求他们同意,让他们一家就近安居。夫妇俩都答应了。第二天,他们发现水潭变黑了,因里面游着许多黑色的鱼。在水潭边,摆了一桌酒席和一叠钱币。夫妇俩明白,这是新来的水族对他们的酬谢。之后,梦中男子的千恩万谢与现实中的丰盛酒筵总是逢节出现。他们就此脱离了清苦的生活。
一年后的一天,一个渔夫发现了潭里的黑鱼,以分一半钱诱惑夫妇俩一起捕鱼。老人拒绝了,夜里就梦见水族变化的男子感激老人的好意,并请求老人帮助。老人答应了。但第二天,老人在重利面前动摇了,向渔夫透露了水洞的秘密,使水族被困在将要干涸的潭中。正当渔夫们往外捞鱼时,突然隆隆一阵声响,被堵住的水洞喷射出水柱击倒了捞鱼者。潭水慢慢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当夜,老夫妻俩都梦见了那个男子,谴责他们的出卖行为,并说他们不得好报。次日早上,夫妇俩发现水族迁徙而去。半年之后,两个老人衰弱、病倒、离世。
显然,在这个传说中,能带给我们神秘感受的是动物闪化为人形与托梦、梦兆等情节。
另外,《鱼的故事》《父亲的海》《问母亲》《海边的风》诸篇,也都出现了动物变形为人、人与动物的奇异交往、梦境应验等带有神秘色彩的情节。《狐狸和酒》还铺陈了狐狸附身的诡异之事。关于这几篇,张炜虽然没有明言其素材来源,但他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相信自己的写作深得民间之惠。这是因为一部分受惠于自觉的,而许多时候是不自觉的。我出生地的民间资源丰厚无比,登州海角一带流传的故事多如牛毛,而且地域色彩鲜明——大多有关海仙奇幻之美……常常作为一些具体的使用出现在我的作品中,如《古船》《九月寓言》《柏慧》都直接使用了这一地区的民间故事。”[24]这些话无异于重要的提示,帮助我们落实以上提到的几篇小说的民间渊源。同时,从类似情节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我们也可以判断出其活用或化用民间传说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