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真没料到,一本普普通通的著作要在我电脑里隐居这么久的年月。我总是以为,某个节点后,自己会有更纯净的心态去贴近研究对象,会有更高妙的认知与表达去探索、阐述某一空白与难点。谁知,时间的消逝是那样彻底,没有留下我期待的成长,反而显示出不少虚弱。我总是说还要增加某一节,还要好好改改,结果呢?交出来的仍是缺少某一节,修改也仅限于某些内容的重新组合、某些标题的重新拟定,仿佛一个人在后台已等待好久,突然被通知不上台不行了,便顾不上重整妆容,而只是把插在左边的头花换到右边,注释着内心的慌张。

也许诸种事项,真的是不能指望日后修改的。这话猛一听,恐怕会招致您的反驳,您会说“好文章不是改出来的吗?”是的,如果修改是趁热打铁,或即使放置一下,也未及凉到彻骨。若修改要拖到时过境迁,是断不会有华章妙笔的。秋风能吹凉的,不只是男性对美人的眷恋,更是人们对繁难之事的兴致与坚持。人生总是匆匆忙忙,总是不尽如人意,总是不免在遗憾中痛悔。也许能够略微消弭憾恨的,是对每一时刻不复重来的觉知,是对第一次踏入的河流就倾心相顾,是要排除万难书写已经落墨的篇章。

我的著作尽管平凡,却得到师友的看重与帮助。师友者,有亢世勇、胡晓清、李士彪、郭世忠等。鲁东大学文学院、“声速输入法”基金学术委员会为本书提供了出版基金。这些恩情与善意,我深记在心,愿以之为动力,更好地工作与生活。

202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