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建立与早期运作
工业研究实验室是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等高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是最新科技成果和新业务、新行业的孵化器。在高科技企业的整个创新过程中,工业研究实验室都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而企业的创新管理更加集中地映射在工业研究实验室的运营管理之中。
在本章的三个小节中,第一节是历史回顾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建立过程,这里通过简单总结前一章对工业研究实验室建立的内外部动因和条件的分析,来强调建立工业研究实验室是通用电气公司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必要战略抉择,也是公司创新机制系统性发展与完善的一个关键进程。
通用电气公司构建起效率型职能制组织结构,拥有创新精神的战略高层对公司全局实施控制与协调,成立以科学研究为主、专门从事创新工作的研发机构,这些战略举措标志着第一章所分析的通用电气公司较完善的企业创新机制的基本确立。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约瑟夫·熊彼特、卡尔·马克思、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内森·罗森伯格、克里斯·安德森、彼得·德鲁克等政治经济学家、创新经济学者和管理学者普遍认同,拥有自己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并且和外界科研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是基业长青高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在第四章也用历史分析的方法,以较为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将通用电气公司之所以建立这一嵌入公司管理体制的创新研发机构的驱动力、原因和条件做了较为细致与系统的分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强调建立工业研究实验室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通用电气公司的必然抉择。
本章第一节同时着重分析和介绍了工业研究实验室首席领导者威利斯·惠特尼的履历,介绍了伊莱休·汤姆森、埃德温·赖斯、查尔斯·斯坦梅茨等通用电气公司高层对这位科学家和实验室管理者的择选与招募过程。通过分析威利斯·惠特尼的教育和工作经历,介绍伊莱休·汤姆森、埃德温·赖斯、查尔斯·斯坦梅茨等公司管理者、发明家和科技专家对威利斯·惠特尼的聘选,展现出在工业研究实验室组建和其后运作中,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威利斯·惠特尼在使工业研究实验室成为通用电气公司这艘巨轮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其服务于公司创新战略,推进公司多元化创新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威利斯·惠特尼的个人成长、事业发展、他对工业研究实验室早期研发和创新活动进行管理等所做的具体介绍与分析,也为讨论他的学生,公司总裁杰拉德·斯沃普,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展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做好了铺垫。[1]
第二节介绍和分析了科技人才在工业研究实验室早期发展中做出的贡献。通过分析公司科研工作者的具体研发案例,展现出工业研究实验室的主要构成力量——科研专家在公司战略研发任务中所做出的功绩。工业研究实验室是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而科技人才是这一科研创新机构的主体力量,在公司向全新的技术和市场领域多元化创新发展过程中,他们的研发努力起到了驱动引擎和激活器作用。这些案例分析也为第六章介绍在总裁杰拉德·斯沃普时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时期,通用电气公司的科技进步和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主要分析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内外部协作机制,通过对实验室的内部协调合作、与公司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合作进行分析,从工业研究实验室的角度,展现出通用电气公司进行创新管理的具体运作方式。对协作机制的分析还体现出,工业研究实验室的研发创新活动是对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主要渊源——查尔斯·科芬、伊莱休·汤姆森和埃德温·赖斯所形成的创新组合中,作为发明开发力量代表的伊莱休·汤姆森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的继承与发扬。同时,对协作机制的分析还体现出,科技研发在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