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建立

第一节 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建立

如图4-2所示,在工业研究实验室建立之前,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中的发明开发力量缺少科研支持,而人力资源中的科研人才相对不足,因此,在公司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两点导致企业创新机制中出现薄弱环节。薄弱环节的显现,既有欧美新型照明设备对公司白炽灯主营业务造成威胁所带来的直接原因,也有电力制造行业整体发展所致的间接原因。因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电力制造行业技术复杂性的提高,对交流电传输系统技术、交流感应电动机和高效大功率涡轮机等推动公司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电气化的关键电力设备和电力技术的开发与完善,加深了电力行业对更高水平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总体需求。为公司工程技术服务效力的科学家查尔斯·斯坦梅茨,一直在向公司提议建立科学研究机构,他敏锐地注意到欧美新型照明设备对公司照明业务市场的威胁,并开始极力推进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建立以应对挑战。

与此同时,经济危机期间,由于在X射线设备和电力汽车创新项目中受挫,伊莱休·汤姆森和埃德温·赖斯都深切感受到,原有业务基础之上的效率型职能制组织结构严重掣肘全新领域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活动。他们意识到创建一个不同于以往工程实验室的科研创新机构的必要性。在这种创新机构中,有组织的科技研发人员可以摆脱日常工程与生产技术的干扰,集中时间和精力,高效从事全新领域科技与产品的创新活动。

此外,通用电气公司长期形成的创新传统,以总裁查尔斯·科芬为代表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战略高层,在电力事业的长期发展中,都在积极寻求各种最新的发展机遇,毫不迟疑地灵活推进技术创新、公司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创新。这种创新传统与公司内外部多种驱动力相结合,再加上诸如充裕的美国科技人才储备等外部环境所创造的成熟条件,合力促成了通用电气公司工业研究实验室的顺利组建。

如前文所述,电力制造企业的生存和长期发展,建立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持续创新基础上,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持续创新,离不开自然科学知识的支持、积累和持续探索与研究,以浇灌创新的土壤,为创新提供无穷的基础资源和基本动力。19世纪90年代末,欧美出现了高效能燃气灯、金属锇灯丝白炽灯等新型照明设备,这些最新发明融入了化学、物理、冶金等综合科学知识,其照明效率明显优于托马斯·爱迪生的碳丝白炽灯,因此严重威胁到通用电气公司照明设备主营业务的市场地位。[2]查尔斯·斯坦梅茨一直关注着欧洲和美国本土的最新研发动向,及时感受到这些发明带来的威胁。为应对挑战,他很快投入水银弧光灯的研发,同时又开始积极推动在公司建立以基础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的工业研究实验室。[3]

查尔斯·斯坦梅茨首先争取到公司专利和法律事务总顾问艾尔伯特·戴维斯的支持。[4]长期处理公司电力技术专利事务和电力行业商业法律事务的艾尔伯特·戴维斯在电力制造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对科学、技术和电力企业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有深入的认识,对通用电气公司的运营和发展状况同样有整体与深入的了解。他曾说记不太清楚当时成立和电力行业发展相关的、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建议是他先提出的还是查尔斯·斯坦梅茨先提议的,总之,他们两人在这一开拓性、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举措中达成了共识。[5]之后,他们又得到伊莱休·汤姆森和时任公司生产与工程部门副总裁埃德温·赖斯的支持。伊莱休·汤姆森表示,查尔斯·斯坦梅茨和艾尔伯特·戴维斯的提议正是他一直在构想的计划,他认为,像通用电气公司这样一家大型高科技企业,如果不长期从事基础科学的探索与研究,其可持续性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埃德温·赖斯和他的老师一样,全力支持组建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动议。提议通过埃德温·赖斯上传给查尔斯·科芬等高层领导和董事会成员,同样富有创新精神和广阔发展愿景的总裁查尔斯·科芬,即刻和几位提议者产生共鸣,并力排董事会中少数成员的保守意见,快速批准建立工业研究实验室。由于当时全国经济回暖,尤其是以通用电气公司为主的电力制造行业从1897年开始复苏,并开启了势如破竹的迅猛发展态势。这时期,公司建筑设施的利用达到饱和,并急需扩建,工业研究实验室选址空间难觅,因此,美国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研发创新机构——通用电气公司工业研究实验室,就在查尔斯·斯坦梅茨位于公司总部斯克内克塔迪寓所的一间附属建筑内落成了。[6]

由于查尔斯·斯坦梅茨、伊莱休·汤姆森、艾尔伯特·戴维斯等人在公司都各司要职,而且他们也缺少攻坚新型照明设备项目所需的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相关研发经验,因此,物色和招募一位主持实验室研究工作的优秀化学家,就成为该机构研发事业开端的当务之急。几位发起人认为,所招募的化学家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研发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管理、协调合作及激励员工的综合领导能力。曾为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科学咨询服务,并和公司长期保持友好联系的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和化学教授查尔斯·克罗斯,给查尔斯·斯坦梅茨、伊莱休·汤姆森等人推荐该学院讲师威利斯·惠特尼。[7]他之所以推荐威利斯·惠特尼,不仅因为威利斯·惠特尼受过高等物理和化学教育,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8]而且因为他曾有过长时期为工业界提供咨询服务的经历,还曾与同事合作为一家印相纸生产企业成功开发过一套新式高效的生产操作系统。[9]

另外,威利斯·惠特尼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事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他长期担任较初级的教职工作,讲授浅显基础的工程课程,而且连最起码适度的加薪请求都被院方拒绝了,到1900年,他已经对学院里的工作感到极度失望。通用电气公司的邀请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曾经与工业界合作的经验也使他对工业研发充满兴趣。但威利斯·惠特尼并不想马上脱离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工作岗位。鉴于此,通用电气公司的几位领导和专家想出了一个折中办法,威利斯·惠特尼可以每周只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两天,除暑假期间全职在公司工作外,其他时间他可以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双方顺利达成协议。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威利斯·惠特尼在继续领取学校工资的同时,还得到了通用电气公司为他发放一笔相当于当时一位大学全职教授平均薪酬的2 400美元(1900年价格)年薪。[10]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给威利斯·惠特尼的优厚条件还包括充足的研究经费,先进的研究设备,不受公司日常业务短期技术问题干扰的充足研发时间,足够的、擅于协作的高水平工程和技术支持人员等。

威利斯·惠特尼开始公司工业研究实验室的组织与领导工作后,很快发现这项事业对于他来说如鱼得水。而且,作为一名研究实验室初期创立阶段的领导者,通用电气公司也的确找对了人,这是一位同样富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管理者和领导者。威利斯·惠特尼很快招聘到了更多相关领域的技术和工程人员,组织起投入新型照明设备研发的科技团队,他极擅长激发员工的研发动力与激情。威利斯·惠特尼的尽职尽责、坚定意志和不懈努力、对实验室人员的激励和教育能力等,使他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研发团队领导者。其领导者特质和能力在实验室其后的发展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他在通用电气公司多元化创新发展历程中功勋卓著。他也利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不影响实验室主要攻坚任务的情况下,为公司工程与生产、专利和法律事务等职能部门提供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他甚至在实验室建立起小型工厂,应公司工程和生产部门的要求生产某些特殊的精密组件,这使工业研究实验室在新型照明设备研发成果产出前,就已经成为一个盈利性并做出实际贡献的部门,得到了公司董事会成员的初步认可。加入公司一年后,威利斯·惠特尼完全辞去麻省理工学院的职位,全身心投入通用电气公司的研发事业中。

通用电气公司建立工业研究实验室,招募和组织化学家、物理学家、冶金学家等科技人才开展有组织的战略性研发工作,这一时期正值公司关键的照明业务面临融入化学、物理、冶金等高等综合科学知识的新型照明灯具的挑战。为了研发出新型白炽灯以保持和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通用电气公司急需由这些科学家组成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创新机构的支持,该机构要以科技进步、推动公司创新发展为己任,加强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保持公司在主营业务上的市场地位,寻求和开拓公司长期多元化发展机会。威利斯·惠特尼团队的研发努力和之后成功开发出可拉伸钨灯丝制作技术、钨丝白炽灯大规模生产技术、高效率充气灯等实践作为都充分证实,进行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创新是通用电气公司主要领导者和科技专家的正确战略决断。

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具有高等科学教育背景和丰富研发经验的科学家加入公司,开展有组织的工业研究实验室研发活动,并取得初期的卓越业绩,这不仅完善了通用电气公司的企业创新机制,使这家高科技企业的发明和开发力量具有了坚固的科学研究基础,而且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电力行业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亮出了可供效仿的榜样。工业研究实验室在公司整体不断拓展的创新事业中所做出的贡献,远远超出了该战略决策发起者们的初始预期,通用电气公司以工业研究实验室为核心的创新活动,甚至成为美国政府、工业界、学术界互动合作,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成功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