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什么喜燥恶湿
脾有几个生理特性:喜燥恶湿;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与长夏相应;在情志方面关乎“思”;“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喜燥恶湿是脾的第一个生理特性。
清代的叶天士是一位临床大家,后人将他的医案搜集整理成了《临证指南医案》,这本医案集已经成为很多中医大夫的案头书,其书中写道:“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也就是说,湿的病邪容易被脾所感。脾之所以喜燥恶湿,这与其主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脾又主运化水液,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阳。脾阳虚衰,不仅可引起湿浊内困,还易引起外湿侵袭。
饮食减少、脘痞、大便溏薄,食油腻易腹泻,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语言低微,痰多质稠,舌质淡,苔薄腻或白腻,脉象细软,这些都是脾湿的表现。该怎么解决脾湿的状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