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
2025年11月16日
二、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总目标
学会汉语拼音。
(二)汉语拼音教学的阶段目标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从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我们可以知道,《语文课程标准》对拼音的要求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1)定位不同。
过去有一段时间,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汉语拼音具有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这三项功能。初入学的孩子既要学习好汉字,又要学习好拼音字母,难度偏大,负担过重。由于用汉语拼音帮助阅读,学生必须能够直呼音节,而直呼音节对广大学生特别是方言区和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不仅费时而且难以做到。2000年3月颁布的试验修订版教学大纲,提出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换言之,汉语拼音起一个“拐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与修订大纲一脉相承,不再把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定在“帮助阅读”的位置上。
(2)要求适当降低。
以前教学大纲要求汉语拼音教学能默写声母、韵母,认识隔音符号,新课标只要求正确书写。以前大纲要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新课标只要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以前大纲要求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新课标只要求熟记;以前大纲要求提出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阅读,写话时可以利用汉语拼音代替没学过的汉字,新课标无这几项要求。综上所述,因为定位有变化,教学要求也必然随之改变,从整体上看,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