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归类识字

二、归类识字

(一)教材特点

归类识字也叫集中识字,它是根据汉字构字规律和词语规律编排的识字形式,人教版采用了这种规律识字的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象形字

象形是描画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这些字都是按实物描绘出来的。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二课“口耳目”,“口”像嘴巴,“耳”像耳朵,“目”像眼睛,“日”像太阳,“月”像弯弯的月亮,“火”像熊熊的火焰,12个生字全是象形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了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意字

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就是会意,用会意方法造的字,就是会意字。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4课“日月明”就都是会意字,如日月为“明”,鱼羊为“鲜”,小土为“尘”,小大为“尖”,两人相跟,就是“从”字,三人以上表示人多,就是“众”字等。

3.形声字

“形”指形符,或叫形旁,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类属;“声”指声符,或叫声旁,其作用是标明字的读音。利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就是形声字。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四)中大多是形声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等。这些小动物大都是昆虫,所以用“虫”字作形旁,右边的为声旁。

4.成语谚语

这类识字形式把识字和了解积累成语、谚语结合起来,对学生以后的说话、作文、做人,都大有裨益。如二年级上册识字(四)安排了三组成语,识字(五)安排了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这些成语谚语都反映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让学生在韵律和谐、朗朗上口的朗读中识字并感悟生活的哲理。

5.谜语、对子

这类识字形式把谜语、反义词和识字结合起来。猜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在猜谜语时主动识字。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五),安排了三首猜字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教版识字教材采用了这种形式。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三)、识字(七),二年级上册识字(六),它们借鉴了有关传统蒙书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把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6.三字经

人教版识字还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把识字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如一年级下册识字(二)、二年级上册识字(三),教材把识字教学和爱的教育(爱祖国、爱家庭、爱长辈)融为一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认识了生字又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还受到了爱的教育,感悟到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主要流程设计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复习基本字以及相关的构字部件。

(2)交代本课学习任务。

(3)创设情境。

2.教学生字

(1)学生自学,寻找规律。

①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②观察思考:本课所学生字有什么规律?

(2)举例教学,揭示规律。

老师举一个例子,说明汉字结构的某一规律。

②小结学习这类汉字的方法。

③运用规律,自学生字。

④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⑤组词造句,学习用字。

3.巩固练习

(1)游戏巩固。

(2)指导书写。可采用“五步法”来教学:

第一,看字形。用投影将生字映示或直接利用书上生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字形进行整体感知。如“明”字,左窄右宽,关键笔画是写好一撇。

第二,析结构。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结构单位,分析独体字,按笔顺说出笔画名称,分析合体字,说出结构形体和各种结构搭配时比例,让他们把字写得端正、匀称、规范。

第三,记位置。练习写铅笔字和初学钢笔字时应运用田字格,以横中线或竖中线为标准,如“木”的竖画要写在竖中线上。

第四,练字体。放轻音乐做手操后,让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要加强巡视,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书写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第五,比好坏。通过练习进行评议,可以集中评某一个人的字,也可以同学之间互评。

4.回顾总结

(1)所学字词。

(2)所知规律。

(3)所用方法。

5.扩展训练

归类识字的优势是能扩大识字量。但也存在不足:

第一,每课所学生字多,容易回生。

第二,生字脱离语言环境,枯燥乏味。

所以教学时要扬长避短,利用各种形式,复习巩固,同时还要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并注意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以提高识字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