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教学的常用方法
识字写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时又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便于介绍这些方法,下面我们分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和字义教学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些常用的识字写字教学方法。
(一)教字音的方法
汉字音美如乐。鲁迅先生曾经评价汉字“音美以悦耳”。识字的第一关是读准字音。
教字音的目标——自能读音,感知音美。怎样达到这一目标呢?
第一,利用汉语拼音。以汉语拼音为认读、掌握字音的工具,以拼音教学字音。具体做法是:一年级上学期汉语拼音教学开始以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汉语拼音,自学生字的读音,并注意养成利用汉语拼音纠正方言音的习惯。
第二,利用普通话。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推广普通话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因此,无论客观环境如何,教师都要自觉地坚持说普通话,努力创设说普通话的环境,使学生耳闻目染,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在普通话语言环境中,学音教字的难度就降低了。
第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字音常用的方法有:
(1)据词定音法——适用于多音字的教学。一字多音是汉字字音的特点之一,也是字音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据词定音。
具体做法如下:
其一,让学生感悟到,多音字只有在具体的词语中才能确定读音;
其二,要随学习内容分散学习各种读音,最后归纳小结,可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巩固:
①在词语或句子中,为多音字选合适的音节;
②根据多音字的读音组词。
(2)同音归类法——适用于同音字的教学。多字一音是汉字的特点之二,这也是字音教学的难点。如果不让学生感悟到同音字音同形不同,意思也不同,学生在写作时就会出现别字连篇的现象。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应在复习巩固阶段注意用同音归类的方法,可设计:
①找同音字,进行组词扩词的练习;
②在词语或句子中,选同音字中的一个填空等。在使用中强化学生的认识:同音字音同形不同,意思也不同,应该根据词、句的意思选择合适的字。
(3)近音比较法——适用于近音字的教学。音近难辨是汉字的特点之三,这又是字音教学的难点。字音不准,会影响用字的准确率,这是不争的事实。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应该在字音教学中注意使用音近比较法,可设计:
①音近字比较读音后组词说话的练习;
②改正错误的读音的练习;
③给音近字找正确的读音的练习;
④读绕口令等。
(4)指点规律法——适用于感知汉字字音变化规律的教学。汉字字音难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汉语语流中,为使语言流畅,富有乐感,有些字音需进行变调、儿化以及轻声的处理;有时的轻声、儿化处理甚至有区别意思的作用。因此,这也是字音教学的难点,应十分重视。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在语流中需要变化的字音,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变化;然后,在练习中集中出现时,应教给规律(例如读一读,填上合适的量词等)。
(二)教字形的方法
汉字形美如画,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形美以威目”。识字的关键是记住字形。
教字形的目标——自能写字,感知形美。怎样达到这一目标呢?
第一,教师要当堂范写。只有当堂范写,学生才能知道笔顺和笔画的写法,了解间架结构的作用、感知汉字形体美。小学写字所用字体必须是楷书,教师范写时,手伸直,在高处写范字,如在田字格中范写,要边写边讲笔画名称、笔顺规则,以及主要笔画或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二,学生要学会析形。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汉字的结构和造字的规律,教给学生分析字形的方法,培养他们分析字形的能力。常用的字形教学的方法如下:
(1)笔画部件分析法。笔画部件分析法又称为拆合法。因为汉字是由笔画和偏旁部首组合而成。所以我们在识记字形时,先分清它是由哪些笔画及部件组合成的,再观察笔画及部件在字中的位置(上下左右中),然后把这些笔画部件重新组合起来。拆合法是字形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教独体字和偏旁时用笔画分析法;教合体字时用部件分析法。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注意分清新旧知识,循序渐进。
②要教会学生分析的术语。
(2)利用造字规律法。
①象形字。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让物形与字形建立联系,以降低记象形字的难度。
②会意字。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见形知意以记形(如尘、尖)。
③指事字。指事字是象形字与指事符号的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如上下、刃等)。
④形声字。用形声法造字是我们祖先造字历史的一大进步,汉字的大多数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是声旁表音,形旁表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许多字的声旁已失去表音作用,我们在教学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时,要十分注意提醒学生不能滥用这一规律,不然会产生负面影响,形成读音读半边的不良习惯。
(3)形象直观法。儿童知觉不精确,形象记忆占优势。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抓住字形特点,加上适当的想象,让趣味性和形象性结合,使学生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进而产生良好的无意识记。
(4)形近比较法。在字形教学时,可以将形近易混的字,通过以熟带生,辨析比较,使相似部件的细微差别在比较中突出地显示,学生通过区别形近字的异同点,正确识记,还可以借此培养和提高观察力,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运用此法常用的练习是“比一比,再组词”,如:今—令。口述的方法是利用熟字进行增、减,如“今下加点就是令”,或者“令下去点就是今”。
(5)口诀字谜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有关汉字的特点,教学时编选一些口诀、儿歌、顺口溜和谜语,学生在读读说说、想想猜猜中识记字形,既能学得轻松有趣、生动活泼,又能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如“也”,可编字谜——“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让学生猜。又如区别“渴—喝”,可编顺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口。这种方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奇特联想法。安子介先生(香港著名汉学家)认为:“中国的汉字是沿着逻辑的轨迹演变出来的。能掌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奇特联想法的理论构想是: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对字的音形义的分析,找出三者之间的联系点进行离奇、特别的联想,并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巩固识字效果,如“怕——可以通过想象: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又如“爱——天冷了,抓一块布盖在朋友身上,表示爱护”。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今天,此法更显现出它的优势,因为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自主性,培养创造性。
(三)教字义的方法
汉字字义准确丰富。鲁迅先生曾经评价汉字“义美以感心”。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学生只有理解了字义,才会运用,也才算真正学会了这个字。
教字义的目标——自能释义,感知义美。怎么达到这一目标?
第一,教会学生查字典。《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第一学段,学生就“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教会学生结合语境选择义项理解字义,从三年级开始,在培养学生独立释义能力时,首先是教学生结合语境选准合适的义项;然后让学生知道,对于有些字义,不能照搬字典的义项,还应根据语境作出更合理的解释。如《当飞机遇险的时候》(又名《一个降落伞包》)中的一句话:“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其中的“掠”,字典的解释是:①夺取;②轻轻擦过。这里的“掠”应理解为靠得很近,几乎要擦过。
第三,学习常用的理解字义的方法。
(1)直观法。直观法就是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投影或动作、表情和形象化语言来解释字义的方法。一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可用此法理解字义(如山水、进出、红等)。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材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课文中安排了大量的插图,所以低年级的字义教学常用此法。教学时,一般先看图识物引出生字,再学生字的音、形。
(2)造句法。通过用字组词或说话造句进行字义教学的方法,就是造句法。它的优点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避免了以词解词的弊端。一般比较抽象的实词,特别是虚词,用语言难以讲解时,就可以用此法引导学生在组词说句的语言实践中理解字义以及学会运用。它也是低年级字义教学常用的方法。
(3)劈文法。汉字是表意文字,我们可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劈文释义。如象形字:兽;会意字:尖;指事字:刃;形声字:结。使用此法要注意根据字形释义的合理性。它不同于奇特联想法,不在乎合理,无论如何奇特都可接纳,只要能记住字形就可以。此法释义简便易行,有适用此法的字,都可引导学生用此法释义。
(4)举例法。用一些具体事例来说明字义,引导学生理解字义的方法,就叫举例法。此法常用于比较抽象的字义。如一位教师教《祖国山河多美丽》时,除了使学生理解“美丽”的意思外,还要求学生用“丽”组词,帮助学生懂得“丽”有“好看”“美”的意思。另外,引导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内涵后,还可用此法引导学生知道概念的外延。比如“禾”的教学。举例法也是低年级常用的字义教学的方法。
(5)比较法。有些字,如果引导学生用同义字、反义字、近义字进行比较,就更容易明白它的意思。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同义替代法。如“喜”“乐”的教学。此法的优点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旧知理解新知,方便易懂,因此低、中、高年级的字义教学都适用。
②近义比较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意思相近的字义进行比较,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能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准确性,所以它是字义教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像选字填空、比一比再组词等。它也是低、中、高都要用到的方法,但高段用得更多些。
③反义对比法。反义对比法是字典中常用的一种释义方法,如“新,与旧相对”。
(6)注释法。注释法又叫语素分析法。进行“灶”的字义教学时,教师通过字典的书面注释来释义。再如对“外婆”的解释为“妈妈的妈妈”,是采用口头语来解释的。更多的情况是:词语中的某个字义解释出来了,整个词的意思就清楚、通顺了(如“爱不释手、秉烛夜游”)。语素分析法与查字典法经常组合在一起用,这是中、高段学生必须学会的一种理解字义的方法。教师应先在课堂里作示范,再让学生学着使用此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在预习时使用此法,培养他们自能释义的能力。
小结:
(1)字义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更多更好的方法等待大家去创造。
(2)以上各法在教学中应根据字的特点,灵活运用。有时经常是几种方法进行合理组合,引导学生全面地、深刻地理解字义。如“浸”的教学,教师先用直观表演法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字义,然后让学生用“浸”说话,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又如“禾”的教学,老师先用直观法引导学生看图,知道稻子的幼苗叫“禾”,然后用举例法说明:麦子、高粱、玉米、小米、荞麦等的幼苗就叫“禾”。最后归纳:庄稼的幼苗都叫“禾”。
(3)字义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育人价值,融入人文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能力及创新思维品格,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
总之,教好字形防错字,教好音、义预防别字,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音形义的教学。我们应加强责任心,仔细钻研教材;发挥创造性,灵活运用方法,努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使学生会识字、爱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