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践性
和一般的语文学习相比,语文综合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实践性。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用学生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搜集到的种种信息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综合性学习中,应该突出“重探究、重应用”理念。它与一般的接受知识不同,强调的是发现问题,培养的是质疑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应该突出“重过程、重参与”理念,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像搞发明创造一样,一定要有像样的结果或成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比如通过学习促进搜集资料、整合信息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分析与综合思维,形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探究的意志力,等等,也就是说,我们更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情况,重视一些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隐性目标的达成,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应该突出“重方法、重体验”的理念,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方法层面的指导;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其获得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获得一种快乐,并形成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形成善于思考、善于实践的能力。
要达成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实践能力的提高,就要注意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行设计和组织,教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习活动中,在学生商量分组、确定内容、制订活动方案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而不是结论性的意见。有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位置”:教师就像是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学生自己在麦田里探究、发现、玩耍,只有当学生摔跤的时候,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才能过去扶扶他。因为,只有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才能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我”的力量,才会获得一种真正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基于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中,要注意活动的可操作性。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要保证时间的充足性,包括足够的“体验”“探究”的时间,足够的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足够的汇报、展示、交流的时间。所以,很多时候综合性学习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有时候它需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