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
我们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从三个维度来把握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
(一)总目标
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学段:
(1)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地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第三学段: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对识字写字目标的把握
综观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提出识字写字的学习目标,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知识与技能
数量:2500~3000个。
质量:“认识”3000个左右,“认识”即读准音、记住形、理解义。其中2500个左右要求不仅能读准音、记住形、理解义,而且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有一定速度,并且能在写作时自由运用(即读准音、记住形、理解义、能运用)。
技能:结合识字与写字,进行听读字音、说说字义、写写字形的训练。
2.过程与方法
我们与原省编教材比较,可以知道《语文课程标准》的识字与写字部分,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提高了,但又不能因此加重学习负担,出路之一就是在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为着眼点。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独立识字,具体说就是自能读音、自能记形、自能释义,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三套识字工具:
(1)自能读音工具——汉语拼音(第一册前半学期完成);
(2)自能记形工具——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及间架结构(第一阶段完成);
(3)自能解义工具——字典、词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完成)。
因此,在识字与写字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即
(1)拼音方法:两拼法、三拼法以及直呼法;
(2)记形方法:联想法、拆合法、加减法等;
(3)解义方法:运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查词法、联系法等。
3.情感与态度
提高识字效率的出路之二,就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汉字确实可爱:
其一,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文字的使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
其二,使用人多。汉语是联合国通用的语言之一,我国人口世界第一,而且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来我国经商、办厂、学习、旅游的外国朋友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国家设置了如同美国的“托福”的汉语水平考试,这是我国国力强盛的表现之一,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
其三,优美益智。汉字音美如乐,形美如画,义美感心,且言简意赅。联合国的文件用英语表述要好几页,用汉语表述只要一页不到的篇幅。汉字还有一项拼音文字所没有的益处——益智。国外科学家经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同年龄的儿童中,中国人的智商最高,这主要得益于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和日本人使用的汉字,对大脑的利用却精细得多,左半球记字音字义,右半球记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匀协作。学习汉字,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总之,要通过识字与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提高识字效率的出路之三,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汉字的习惯。如:
(1)及时正音的习惯;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行款整齐的良好习惯;
(3)养成及时查字典、词典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