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主要教学类型
(一)阅读课中的口语交际教学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学科特点来讲,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其最大的特点是交际化,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教学中,克服重视阅读理解,而忽略口语交际倾向。比如请学生读课文,你可作这样的要求:“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即学会倾听。“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某同学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另外,也可在朗读品味中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又在读悟中进行听说练习。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就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反复品味的过程中进行这样的说话练习:“看到这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二)习作课中的口语交际教学
写与说同属于表达,语文教学素有说写结合训练的传统,先说后写不但有助于理清思绪、明确中心,还有利于教师指点、启发同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总是把口语交际和写作编排在一起就是着眼于此。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写作教学中融合口语交际训练,通过口语指导,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一点做得最好的是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他的每一堂习作课都是先从口语交际开始的,提供给学生言语交际的机会,然后让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如有一次于老师发现楼梯上有一个烟头,就出了个“谈吸烟的危害”的题目,让学生给吸烟的人写一封信,可以给吸烟的老师写,也可以给家里人写,要求不但要晓之以理,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吸烟的危害讲清楚,而且要动之以情,要讲道理,用自己的一片真诚劝告他们不要吸烟。在写作之前,于老师先给学生创设了两个交际情境,一是当记者去采访同学、老师,从对自己、对别人、对环境等方面搞清楚吸烟的危害;二是请来一位抽烟的老爷爷,让他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悠然自得地吸烟,然后老师带着班上同学去劝他戒烟,劝说成功后,再写成书信,一起评议。这是一节在写作教学中结合口语交际训练的成功范例,教师结合写作开展了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既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书面写作能力。
(三)口语交际课的教学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安排在语文园地中,浙教版安排在听说训练上。口语交际课的特点是情境化、交际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与内容相吻合的实际情境,交际过程中要注意多向化,既要恰如其分,又要文明礼貌。
案例
《爱鸟》教学纪实
(音乐又一次响起,教师装扮成猎人打鸟;三位同学手里捧着书坐在树林里复习功课)
师:哇!这里的鸟真多啊!(端起猎枪,对准一只大山雀)
生:不准打鸟!(“啪”的一声枪响)
师:都是你们嚷嚷的,多么好的一只大山雀,让你们给吓飞了。
生:您怎么可以打鸟呢!一只山雀一年可以吃5万多只松毛虫呢!
师:啊!就是我刚才瞄准的大山雀,它能吃5万多只松毛虫,我怎么不知道?
生:您读了书就知道了。鸟是森林的卫士,如果没有鸟,森林、草原就会消失,人类就无法生存。
生:鸟类还是环境保护的监测员呢!
师:它怎么能是环境保护的监测员呢?
生:要是哪里空气污染了,不适宜它们生活,鸟就会离开,同时提醒人们这里也不适宜人居住了,这就告诉人们要治理污染。
师:谁说的?有什么根据?我不相信。
生:这是科学家说的。您每天早上都能听到鸟的叫声吧!像《百鸟朝凤》《云雀》都是作曲家根据鸟的叫声创作出来的,动听的鸟叫声可以激发人的灵感。鸟是大自然里的音乐家。你想一想,如果把鸟都打死了,那么大自然不就失去了生机与灵性了吗?
(师生鼓掌)
师:哎呀!谢谢你!小同学!(沮丧后悔状)我白活了这么大,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哇!(急切地)那鸟还有什么作用呢?
生:鸟是除害能手。一只猫头鹰每年都可以吃掉1000多只老鼠。鸟还能消灭大量害虫,避免各种损失。你现在贪图蝇头小利打了鸟,可是到时候,人类就会缺少各种资源。可不能因小失大啊!
师:哎哟!谢谢你,“红领巾”!我的确是贪图蝇头小利——昨天打了一只山雀,回家烧着吃了。我幸亏没有把猫头鹰打死,要不然我就犯罪了!我现在就把枪给砸了!
生:不要砸。您可以把枪留下来,时刻警示您——不要再打鸟了。
(师生热烈鼓掌)
师:你们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现在我就改,一定不再打鸟了,我再也不要猎枪了。我还要劝阻我的伙伴们也不要再打鸟了。谢谢你们。
综合点评:
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营造适于交际的氛围,让学生有话说,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片段中,教师扮演一个打鸟的猎人,每个学生则成为护鸟的小卫士,当学生争先恐后侃侃而谈时,课堂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生活场景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