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词语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在虚词的帮助下就组成了句子。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又是构成段落篇章的基础。读文章要读懂第一句话,才能读懂全文,所以理解句子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写文章时,只有一句一句写通顺,写连贯,才能写好全篇,所以指导写好句子,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基本环节。因此,要重视句子的教学。
(一)明确目标
句子教学的要求是认识、理解、会读、会写。低年级要求建立句子概念,理解句子内容,读出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能写简单的句子。中高年级逐步学会一些常用的句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体会句子的内在含义,能读出长句子的停顿和句子里含着的感情,能写连贯的、生动的句子。
阶段目标中有关句子教学的目标有: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的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标点符号的教学与句子的教学密不可分。
(二)确定重点
怎么完成上述目标?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哪些是句子教学的重点。
第一学段中的短文,每句都教。
长课文呢?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重视的句子有:新句型,如《小马过河》中的“既不像……也不像……”;关键句,也包括概括句、过渡句、中心句,如《小马过河》中妈妈的话,《草船借箭》中的最后一句,《伟大的友谊》一文的第四自然段等;难句,即含义深刻,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句子,如《燕子》中的“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好句,即写得严谨、生动、形象、有感情的句子。
(三)因句定法
不同的句子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学习新句型常用的方法有:
(1)讲析法。如我是中国人。可问:谁是中国人?我是哪国人?让学生在讲析中明白一句完整的话由“谁、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组成。
(2)拆合法。如:小红不但自己学习好,还热情帮助同学。可先拆后分,也可先分后拆,在拆合的练习中理解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
(3)加标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语气的句式(如学习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时先读句子知语气,再加标点),掌握句子内的层次(如顿号、分号等的用法),另外的标点符号的教学大多可用此法。
(4)整理词序法。如:让学生把“爱 祖国 自己 我们 的”一组词语按合理的顺序排列成一句话,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通过这种练习,使学生明白把相关的词语按合适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成了句子。
句式练习常见的方法还有:读背(读背法)句子,抄写(抄写法)句子,听写(听写法)句子,以帮助学生形成句子的概念。补充句子(补充法),以帮助学生建立句子的概念,把句子写完整。归类比较,以帮助学生掌握特别句式的特点。缩句扩句(缩扩法),以帮助学生掌握句子的主要成分以及学生怎样把句子写具体。通过修改病句(修改法),培养语感。通过变换句式(变换法),以帮助学生学会用多种句式表达意思。
理解句子的意思是句子教学的重点。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新课程中提出的“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积累”的三联系法。一般重点句、难句的理解都可采用此法。有的难句,如果因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太远,还得通过介绍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如《别了,可爱的中国》)。好句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欣赏法),就是让学生自己说说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
但不管学什么句子,都应通过朗读理解、体会、感悟。
总之,认真进行句子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协调发展。句子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读懂句子“讲什么”,还要让学生懂得作者是“怎样讲”的。句子教学不应让学生离开语言环境死记硬背,而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话、写作等训练,把课本上的规范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理解——积累——运用,发展学生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