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能认读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能认读四个声调:阴平(一)、阳平(/)、上声(∨)、去声(\)。
(3)学会拼音方法,能准确拼读音节。
(4)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Aɑ Bb Cc Dd Ee Ff Gɡ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二)教学重点
1.声母
教读声母,要讲清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强调发音轻短。如教读“b”可这样讲解:发音时,把两片嘴唇闭合,把气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流出双唇,就是“b”的音。
教写声母,要讲清楚笔画名称、笔顺、笔画数以及在四线格的位置。教师要告诉学生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并且要用儿童语言。如教写“b”,教师可以一边板书一边说:“四线格是三层楼,b字住在二、三楼。从三楼到二楼先写|(竖,自上而下),靠着竖右半圆圈住二楼(右半圆圈,自上而下),笔画要占满格。”
2.韵母
教读单韵母,重在口型示范,强调单韵母发音时口型不变、发音响亮。教写单韵母时,要教学生认识四线格,知道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书写规律:“主体在中格,要占满格,在上下格中都不顶满格。”讲清笔画笔顺和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教读复韵母,强调前音滑向后音,口型要变。如“ɑi”由ɑ滑向i,口型由大变小。教写复韵母,强调两个字母靠拢。
3.声调
声调是构成音节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能表示汉字的不同读音,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例如yǔyán(语言)、yùyán(寓言)。教读声调,重点是读准调值。教学声调的难点是逐步学会标调,标调规律用口诀表示:ɑ母出现ɑ上标,没有ɑ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调号标在正上方,轻声音节不标调。
4.拼音
教拼音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拼音方法重点掌握以下三种:
(1)两拼法。即声母和韵母相拼的方法。此法的要领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教学时,可由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读。
(2)三拼法。即声母、介母(介音)、韵母相拼的方法。此法的要领是“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要顺当”。
无论是采用“两拼法”还是“三拼法”,都是定调拼音。训练时如果韵母不带声调符号,就读作第一声。教材中大部分音节都加了声调,多采用韵母带调的拼音方法。
(3)直呼法。指看出一个音节不经过拼读,直接呼出。它是一种从书面无声的音节迅速转化为口头有声音节的方法。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直呼要领:“看在眼里,拼在心里,声母做准备,韵母跟着发,声韵气不断,一气读完它。”
5.大写字母
大写字母的教学重点是认读,学生能认读就行了。
6.汉语拼音字母表
字母表以前要求背诵,现在只要求学生熟记字母顺序就可以了。大写字母和字母表这两项内容是为了学会按音序查字典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