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喀喇汗国

七、喀喇汗国

回鹘西迁至中亚所建立的王国,又称黑汗王朝,是中国境内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突厥语民族建立的王朝。它是一个松散的多民族部落联合,实行双汗制。大汗直接统治东部,建都八拉沙衮;副汗治怛罗斯和疏勒。其余小汗,各有分地。由于建国时间较长(840—1212年),前后疆域变化很大。在1009年合并于阗李氏王朝以前,其版图东至今新疆阿克苏、拜城间,与西州回鹘以荒山、沙漠为界,东北隔准噶尔盆地为西州回鹘,北至巴尔喀什湖,西北至锡尔河、阿姆河下游,西南抵阿姆河,南至葱岭与于阗接壤。大约自1041年起黑汗王朝正式分裂为二,西汗以布哈拉为都城,领有河中地区(阿姆河、锡尔河之间地区)、费尔干纳西部;东汗以八拉沙衮为都城,领有怛罗斯、石城(今塔什干)、费尔干纳、七河流域(巴尔喀什湖以南,包括哈萨克斯坦东南、楚河流域及天山北麓地区西段)和喀什噶尔。东西两汗互相攻伐。1132年后东西两汗臣服于西辽王朝。1140年左右,西辽占领八拉沙衮,东喀喇汗王朝沦为西辽附庸,1211年为西辽王所灭,次年西喀喇汗王朝为花剌子模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