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南宋
2025年11月01日
十、南宋
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初都南京,1138年(绍兴八年)正式定都临安(今杭州市)。疆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邛崃山以东地区。东南海疆有所扩展,澎湖列岛始见于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成书于1225年),属当时的晋江县(今泉州市)管辖。
从上所述,可知从公元10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上半叶的近300年时间内,当时中国境内先后存在过10个政权,分别由汉、契丹、女真、回鹘、党项、白蛮、吐蕃等族所建立。于是出现了疆土交错、纷陈繁复的局势。这种局面的产生,是因为隋唐大一统帝国时期,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有了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双向交流,使周边少数民族加强了民族意识和政权意识,当汉族中原王朝国势一旦衰落时,周边少数民族乘机奋起,加强四边疆土的开拓、政权的建设和经济的开发。虽然晚唐以后,中国处于分裂状态,但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并未停止。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在疆土治理方面所设置的政区体制,明显吸取了汉族王朝农耕民族的统治经验,与其松散的游牧部族的统治方式相比较为进步;还有其他官吏制度也明显受到唐宋制度的影响。可见相对成熟的汉文化对边区民族政治体制上的影响。这种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交流融合,为以后元统一帝国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图7-12 南宋时期形势图

图7-13 金西夏时期形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