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疆界的变迁

三、西北疆界的变迁

18世纪中叶清廷平定准部、回部时,俄国势力还未到中亚。当时葱岭(今帕米尔)以西诸游牧部族和一些封建小国相继降清,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清廷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准部、回部旧地,以巴尔喀什湖北岸、楚河中游、塔拉斯河下游与藩部左右哈萨克为界,西南以葱岭、喀喇昆仑山与藩部布鲁特、藩属浩罕、拔达克山、博格尔相接。19世纪沙俄进入中亚,清朝的藩部先后被沙俄所占,遂发生了中俄西北边界问题。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沙俄在巴尔喀什湖与斋桑泊之间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塞尔格奥堡(今阿雅古兹附近),扼制了塔城对外的交通要点。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又在巴尔喀什湖与伊犁之间建立了阔帕勒堡(今塔尔达库尔干附近)。1853年(咸丰三年)在伊犁河中游建立维尔尼堡(1921年改名阿拉木图),截断了伊犁通向中亚的道路。同时还在这些城堡之间建立了20多个驿站,构成了一条由北而南深入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直达伊塞克湖盆地长达700多公里的武装堡垒线,并利用此线进行武装移民,建立哥萨克村庄。这些都为进一步侵占中国西北领土做好了准备。同时在1851年(咸丰元年)强迫中国订立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沙俄获得向中国免税倾销商品和在伊犁、塔尔巴哈台设立居住地、市场、货栈等特权,为沙俄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侵略铺平了道路。[53]1860年沙俄在《北京条约》中攫取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还为侵占中国西部疆土埋下了钉子。该条约第二条规定:“西界尚在未定之交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及1728年(即雍正六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碑末处起,往西直至斋桑淖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南至浩罕边界为界。”其中“常驻卡伦”中“常驻”两字是条约原俄文本所无,是俄译中文本时加上去的。按清制,边界卡伦分常设、移设、添撤三种,历年不变。设有定地的称常设卡伦;驻兵轮流替代,或秋冬两季迁移的,称移设卡伦;按需要时添时撤的,称添撤卡伦。故边界的依据应以最外的卡伦为准。当1862年(同治元年)俄方与中方谈判时,中方不同意以常设卡伦为界,并示以伊犁库藏地图为证,结果谈判中断。以后俄方又派遣军队进入中国领土,遭到中国军队的反击。1864年新疆少数民族起兵反清,俄方认为此机可乘,派兵威胁清廷。清廷被迫接受沙俄提出的条件,中俄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通过这个条约,原属于清朝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的西北部,包括唐努乌梁海10佐领牧地,科布多所属阿勒坦淖尔乌梁海二旗全部和科布多所属阿勒坦乌梁海7旗所属的大片中国哈萨克、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的牧地,均被沙俄所占。中国丧失领土总数达44万多平方公里。

1864年新疆少数民族起兵反清,占领了乌鲁木齐(汉城、满城)、叶尔羌、英吉沙尔、喀什噶尔四城。1865年又占领了伊犁、塔尔巴哈台。清廷对新疆大部分地区失去了控制。后因浩罕封建统治者阿古柏的加入,情况更为复杂。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假借俄国边界被侵为名,悍然出兵伊犁地区。以后又有英国支持阿古柏政权,引起沙俄加紧对新疆的侵略计划。1876—1877年清甘陕总督左宗棠平定了天山南北的叛乱,沙俄侵吞中国新疆领土的阴谋终于破产。当清廷平定天山北路,收复乌鲁木齐、玛纳斯后,就向俄国提出归还伊犁的要求,遭到俄方种种阻挠。1881年中俄订立《伊犁条约》,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划归沙俄。次年俄国才从伊犁撤军。以后中俄又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如《喀什喀尔界约》(1882年)、《中俄科塔条约》(1883年)、《续勘喀什喀尔界约》(1884年),沙俄在中国新疆共攫取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西北边界才划定如今界。

1876年沙俄吞并了浩罕汗国后,与中国帕米尔地区发生接壤,于是又将侵吞帕米尔提至日程上来了。帕米尔高原分为八帕: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小帕米尔、大帕米尔、叶什勒库里帕米尔、让库里帕米尔、萨雷慈帕米尔、瓦罕帕米尔、哈尔果什帕米尔。帕米尔古称葱岭,唐时又称播米罗川、播密川。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立纪功碑《平定西部勒铭伊西洱库里淖尔碑文》于叶什勒库里的苏满塔什,其地为中国领土帕米尔与拔克达山领地接壤处,这足以证明帕米尔在清代为中国领土。此碑于1892年被沙俄哥萨克偷去,迁至塔什干博物馆。1915年斯坦因还看到过碑石的基座。1876年左宗棠平定天山南北后,次年便环绕整个帕米尔建立7个卡伦。1892年新疆巡抚魏光焘重竖乾隆御制勒铭伊西洱库尔碑于苏满卡。与此同时,沙俄也频繁向帕米尔窥探。1891年沙俄军队进入帕米尔,竖立标杆。为此清廷向俄国提出强烈抗议。次年俄军又深入帕米尔地区。清廷在沙俄军事威逼下撤出驻于苏满卡伦的守军,俄方乘机大举进屯,占领了塔克敦巴什以南的中国整个帕米尔地区。同时英国也从阿富汗向北侵入帕米尔地区。俄英由此也引起矛盾。沙俄企图强迫清廷订立条约承认既成事实,于1892—1894年与清廷进行长期谈判。然即于1884年订立《续勘喀什喀尔界约》,也规定:在帕米尔地区,自乌孜别里山口起,“俄国界线转往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可见即按此不平等条约,属于俄国的也只限于自乌孜别里山口转往西南一线以北的地段;自乌孜别里山口向南一线以东的土地,无可置疑当属中国;至于“往西南”、“往南”之间的土地,也不可能属于俄国。故谈判陷于僵局。1895年英俄在伦敦订约私分帕米尔,大部分属俄,小部分属阿富汗。沙俄非法占领了中国萨雷阔勒岭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只剩下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和让库里帕米一部分,即今塔什库尔干地。中国政府对此始终未予承认。

总之,自19世纪中叶以来,沙俄通过各种手段攫取了中国西部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