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郑风》十四,C-96,L-141)
2025年09月26日
(三十五)《丰》(《郑风》十四,C-96,L-141)
1.子之丰兮, 你的容貌丰润呀,
2.俟我乎巷兮。 等待我在里巷呀。
3.悔予不送兮。 悔我没跟你同去呀!
4.子之昌兮, 你的风度翩翩呀,
5.俟我乎堂兮。 等待我在中堂呀,
6.悔予不将兮。 悔我没随你同去呀!
7.衣锦褧衣, 穿上我的锦衣罩衣,
8.裳锦褧裳。 穿上我的锦裳罩裳,
9.叔兮伯兮, 叔呀,伯呀,
10.驾予与行。 驾车载我同行呀!
11.裳锦褧裳, 穿上我的锦裳罩裳,
12.衣锦褧衣。 穿上我的锦衣罩衣,
13.叔兮伯兮, 叔呀,伯呀,
14.驾予与归。 驾车载我同行呀!
《序》:“《丰》,刺乱也。昏姻之道缺,阳(男性,订婚的男子)倡而阴(女性,订婚的女子)不和,男行而女不随。”(参看《仪礼·士昏礼》第六则:亲迎)
1.“丰,豐满也。”
2.“巷,门外也。”(《毛传》)参见《仪礼·士昏礼》。
1.和2.以及3.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赠送野雁的仪式结束后),出门在外面的巷子里等待新妇。
4.“昌,盛状貌。”(《毛传》)
5.堂,接受赠雁的房间(《仪礼·士昏礼》)。参看Couvreur,第105页的《齐风·著》。
7.和8.按《毛传》,这是指“嫁者之服”。但这并非《仪礼》所记之服,《郑笺》称之为“庶人之妻嫁服也”。参看Couvreur,第65页的《卫风·硕人》;同一嫁服被称作“国君夫人”之服。
9.可能是在叫新郎(因此用单数)。参看《萚兮》第3句,以及不同的解释。
考异:乎,于;堂,根;褧,絅。
朱熹:“妇人所期之男子,已俟乎巷,而妇人有异志不从,既则悔之而作是诗。”
主题:乡村中的幽会,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