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广》(《周南》九)
1.南有乔木, 在南方生长着高大的树木,
2.不可休思。 但谁也不能在它们下面休息。
3.汉有游女, 汉水边上有游荡的女子,
4.不可求思。 但谁也不能向她们求爱。
5.汉之广矣, 汉水是多么的辽阔,
6.不可泳思。 不能涉水渡过。
7.江之永矣, 江水多么宽广,
8.不可方思。 不能坐船渡过。
9.翘翘错薪, 多翘翘的灌木林!
10.言刈其楚。 我割取它的楚荆。
11.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就要出嫁了,
12.言秣其马。 我愿意喂她的马匹。
13.汉…… 汉水……
17.翘翘错薪, 多翘翘的灌木林!
18.言刈其蒌。 我割取它的艾蒿。
19.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就要出嫁了,
20.言秣其驹。 我愿意喂她的马驹。
21.汉…… 汉水……
《序》:“《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参见《关雎》第9句“求之不得”。
按郑注:“纣时淫风遍于天下,维江汉之域先受文王之教化。”
注意:古代的性风俗实际上南方要比北方保存得多。参见BEFEO.,ⅷ,348;及本书附录三。
1.和4.《毛传》:兴。《郑》:“木以高其枝叶之故,故人不得就而止息也。兴者,喻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可想而知,处室时更为贞洁(孔颖达疏:“游女尚不可求,则在室无敢犯礼,可知也。”)。
最后的“不可求思”思想从不太相信出游的希望中产生。《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十年不出”、“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在文王教化之国,在“出游”时是一定要说明白理由的。因此在某些注释家说“贵家之女”与“庶人之女”有别,庶人之女要出门干一些只有成年妇女才可以做的工作。
2.息,休息,参见《葛生》第8句,《狡童》第8句,《蜉蝣》第8句。
3.游和遊,参见《竹竿》第16句,《有杕之杜》第10句。遊女是水神即“汉神”(汉水之神),《韩诗》中保存了这种传统说法。参见《皇清经解续编》卷1150,第11页以下及卷778第21页以下。水神又被称为“魅服”或“妖服”,参见《皇清经解续编》,卷448,第40页。
4.求,恳求(姑娘),参见《摽有梅》第11句,《关雎》第8、9句。《韩诗外传》第一章以孔子南方巡游历险来解释这首歌谣。
5.—8.《郑笺》:以汉之“广长”喻女之“贞洁”。
6.“泳,潜行。”(《毛传》)
8.“方,泭也。”(《毛传》)
9.—10.《郑》:“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我欲刈取之,以喻众女皆贞洁,我又欲取其尤高洁者……谦不敢斥其适己,于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致礼饩。示有意焉。”
9.翘翘,描写助词,“薪貌”(《毛》)。最高的薪(《郑》)。
12.“秣,养也。”(《毛传》)
20.驹,“五尺以上曰驹”。
蒌(或蒿)具有多种仪式用途。据说燃蒌而生的香可使神降临,参见《信南山》(《小雅》六·六第五章《郑笺》)。妇人的产房称“蒌室”(贾谊《新书》)。《召南·采蘩》提到了另一种蒌。
考异:乔,桥;游,遊;泳,漾;方,舫;刈,采;第二句的“息”字在第2、6、8句中换为“思”字。参见《皇清经解续编》,卷1171,第8、9页。
主题:河边漫步,渡河,丛林,采薪,婚礼及男子的不自信。
注意反复的句子。
“蒌”被作为“薪”,这很可能表明蒌是用于点燃仪式之火的薪,即作为圣火之用。参见Crabouillet所叙猡猡人的习惯(Mission Catholique,v,第106页)。见附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