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研究评价与启示

(二)已有研究评价与启示

通过对“泛在学习”“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法律制度”“教育信息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本研究基本掌握了目前国内外学界对该领域研究现状和研究动向。本研究主要围绕泛在学习和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展开述评。在此基础上,将学校法律制度与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述评穿插其中。

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关于泛在学习的理论研究最早开始于1991年,目前正处于稳步发展、趋向深入的阶段。泛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以后,人类学习方式的又一次变革与创新,具有广阔前景。具体而言,21世纪以前的泛在学习处于理论酝酿期,寻求理论支持是其研究的重点。从上位概念学习理论中寻求支撑,并探讨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或潜能是那个时期主要研究的问题。同时还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来积极推进泛在学习的理论发展。21世纪初期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普适计算技术和代理技术的出现,为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相应出现了许多基于普适计算技术和代理技术构建泛在学习环境(系统)的研究。目前,关于泛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学习、移动学习方面,其重点是如何通过现有的智能设备更好地呈现学习材料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交互。在实践方面,主要通过宽带设施和技术环境的创建来提高泛在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泛在学习不仅可以在虚拟与自然世界之间进行无缝连接,而且开始将目光转向个性化适应与情境感知上,并开始借鉴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关注学生的记忆和认知行为方面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技术逐渐成为可能,泛在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可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不断加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深入学校层面,将引起新一轮的学校变革,迎接泛在学习时代的到来。但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我们会发现,关于信息技术融入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依然局限于技术探讨层面,在实践上也更多是基于微观层面的课堂变革等领域展开,对变革中隐性的甚至是带有核心性的一些问题,比如变革中涉及的教育法律制度、政策、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体现得还不够。

与此同时,在综览卷帙浩繁的学校研究、教育法学研究的文章后,本研究发现,从法学视角以“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主体的系统的、全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学者们更多的是从微观的层面,对教学管理制度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如学分制、学年制、弹性学制、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教学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等。目前为止,这些研究尚未能聚点成面,以一个较综合的、较系统的面目呈现给其他学习者。对于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研究者更多的关注到了诸如管理文化、社会本位价值观等外部原因,如管理文化、社会本位的价值观等,对内部原因的探讨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更多的是从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的视角分析。虽然,有少数学者也试图从学生、教师权利的角度去探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但也只是泛泛而谈,未能触及问题之根本。并且,对此类主题的研究,学者们也主要是基于传统的学校形态、教学形态展开论述,缺乏将付于现在时态和将来时态而进行系统性的前瞻思考。虽然有学者已经意识到由于相关配套政策的空白,导致网络教育、在线教育已经在实践层面出现了重重问题,但其研究问题也主要集中于知识版权、教师有偿参与在线教学、在线教育质量监管等方面,其研究内容也只是从表面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宏观建议,并未展开深入的论述。另外,现有研究对制度设计的分析仍然局限于制度设计的实体阶段,对制度执行程序、制度公正执行的受控机制监督机制和自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正式规则究竟应该涵盖哪些内容、应架构怎样的体系框架,并未做出完整、系统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