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的合理性

二、泛在学习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的合理性

制度变迁是进行制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何谓制度变迁,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典型人物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N.)认为,制度是人们创造的社会游戏规则,是限制人们交互行为的框架,变迁的源泉来自变化着的相对价格与偏好,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均衡时所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一种自发交替的过程。基于此,我们可以对制度变迁做出如下理解,即制度的功能在于制度的稳定性。诚如德国学者柯武钢所言,“制度规范人类行为的力量多数源于它们的不变异性”[42]。然而,由于人类社会及其行为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出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需求,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人类会随之做出影响其既得和潜在利益的行为变化,这时原有的稳定制度则会阻碍人们的行为。也就是说,这时每个个人并不必然对现存的规则和契约感到满意,制度的需求与供给不再均衡。而制度原本就是由人所设计或安排的不同规则,因此,当原有的由正式制约、非正式制约及其实施机构共同界定了社会的,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的制度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时,为了调节不同主体的利益,制度就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而产生变迁。制度变革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与标志,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43]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以高校教学活动为对象,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所引发的高校教学模式变革中,高校教学形态从有界化的物理空间走向无界化的虚实空间、教学环境由同时空变为同异时空、教学资源由教材为主变为按需选择、教学进度由统一规划变为按需选择、教学交往关系由单一垂直化变为多元网络化,由此,以学生、任务、交流为中心的融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管理活动中学校管理权、教师教学权、学生学习权的行使方式和权利边界,现行教学管理制度调试下的三角权利关系结构被打破。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实质就是对构成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的规则和实施机制进行边际调整,用一种相对高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替换效益较低的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因而,寻求社会要求和个体期望之间的利益再分配与平衡,成为泛在学习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边际调整的动力之源。